一分钟,见真功——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三炼钢厂深入推进产线对标提高作业率纪实

06.11.2014  19:53

一分钟,见真功

——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三炼钢厂深入推进产线对标提高作业率纪实

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效益。在紧张的炼钢生产过程中,分分见效率、分分见真功。

推进产线对标以来,河北钢铁集团邯钢三炼钢厂瞄准高效生产苦练内功,提高作业率,尤其是提出日产“保15500吨、争16000吨”目标后,转炉冶炼周期由37分钟缩短至35分钟,冶炼效率提高5.4%,每天可以多练4——5炉钢水。转炉作业效率提高引发连锁反应,1号板坯连铸机浇铸周期由42分钟缩短到37分钟,浇铸效率提高11.9%;方坯连铸机拉速由每分钟2.2米提高到2.6米,拉钢效率提高18.2%……

该厂通过与日照钢铁对标,发现:在同等生产规模下,日照钢铁作业效率竟是该厂的1.5倍!“事实上,今年我们厂在降本增效上下了大力,也取得了不错成绩,创出了日产钢16437吨的历史纪录,但这1.5倍作业效率的差距,让我们感到压力很大。”该厂生产技术科科长王要欣深有感触。于是,该厂上下迅速刮起了一场高效生产的“旋风”。

转炉车间作为该厂龙头单位首当其冲。转炉车间副主任杨彦君介绍:“为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我们打破固有思维,重新梳理转炉生产各环节操作,尽最大努力减少浪费,提高作业效率。

为加快转炉冶炼速度,该厂应用五孔氧枪吹炼。此前,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该厂转炉采用的是四孔氧枪。对标后,大家认为,通过提高转炉供氧强度采用五孔氧枪,可有效缩短冶炼周期,综合效益优于四孔氧枪。为此,该厂决定实验新型五孔氧枪。

起初,该厂技术员们结合炉型和操作工艺特点,不断收集供氧强度、散料加入时机等方面数据,并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控制参数,将氧枪喉口直径扩大了1毫米,冶炼周期虽然明显加快,但由于温升较快,炉渣返干现象增多。为此,该厂技术人员又通过分析试验数据,优化氧枪喉口,最终将喉口直径扩大0.7毫米,氧压增加0.5公斤,使吹炼时间缩短了1分钟。

此外,该厂还将转炉兑铁加废钢时间由原来5分钟压缩至4.5分钟,并严格执行溅渣护炉制度,不断优化补炉作业,加强出钢口维护,缩短出钢口更换时间,将转炉冶炼周期牢牢控制在了35分钟以内。

转炉作业率提高了,作为生产中枢系统的生产组织则以精益生产为理念,大力推进“列车时刻表”生产组织模式,进一步增强生产组织严肃性。在该厂四班调度室内,硕大的显示屏显示着每道工序的实时生产画面。“从铁水进厂到转炉冶炼,从转炉出钢到精炼冶炼,从精炼出钢到连铸上钢浇铸,每道工序我们都精心规划。”该厂负责调度指挥的生产技术科业务主管皇铁民说。

该厂生产组织上严格执行班作业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更改生产计划,擅自更改每次考核500元,因设备、操作故障等原因造成计划变更每次考核500元……

生产组织精益化、转炉作业效率提高,带动了连铸机、天车运行各环节作业效率的提高。

10月24日,笔者来到该厂方坯生产作业区,只见出坯辊道上8流火红的铸坯被缓缓送到冷床上,浇钢平台上浇钢工密切关注着每一个钢流。方坯连铸车间副主任唐志军告诉笔者:“伴随着转炉作业效率提升,我们开展了方坯连铸机提拉速攻关,目前方坯拉速从每分钟2.2米提高到了2.6米。”为使职工清楚方坯连铸机提拉速带来的效益,该厂认真核算了不同拉速下的成本。“拉速按2.2米计算,吨钢电耗是10.45度;2.6米拉速,吨钢电耗是8.86度,仅提高拉速吨钢就节约了1.6千瓦时电耗。”该厂设备管理科二档技术主管周连贵给笔者算了一笔帐。

来源:河北钢铁邯钢版  作者: 孙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