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创新之光

06.01.2016  09:48

点亮创新之光

河钢唐钢2016年创新工作会议召开,有突出贡献的课题组和优秀人才,以及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和优秀技能人才受到表彰,广大职工在分享荣誉的同时也倍受鼓舞。一时间,“创新”成为了公司职工口中的热词。

不锈钢公司1580生产线

          2015年12月31日一大早,不锈钢公司经理助理、生产技术科科长李毅挺早早来到了1580生产线。刚走进主控室,就迎来了在场职工的热烈掌声。“咱的《镀锡基板生产工艺研究与优化》获得了公司有突出贡献课题组一等奖,真自豪!”“恭喜您个人获得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一等奖,实至名归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难掩喜悦之情。

          不锈钢公司于2012年确定镀锡基板生产方向,并提出了打造“华北地区马口铁基料生产基地”的目标。为提高镀锡基板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镀锡基板生产工艺研究与优化》课题组应运而生。近两年,团队成员从解决镀锡基板的钢水纯净度、铸坯夹杂物、板型质量等问题入手,实现了高品质镀锡基板的批量稳定生产,销量逐年递增,使不锈钢公司一跃成为国内镀锡基板生产的领跑者。

          课题组成员周泉林高兴地说:“这是公司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成绩属于过去,这是新的起点。2016年创新创效任务依然繁重,我们一定不负众望,确定攻关课题,迎接新的挑战。

          技术员赵建勇感慨地说:“作为生产技术人员,只要我们扎根产线,专心致志地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在1580线生产现场,轧机作业区后备作业长苗京波正在检查轧机运行情况,得知课题组获奖的消息,他也非常兴奋:“我们是镀锡基板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抓好工序质量义不容辞,设备点检与维护马虎不得!

物流公司“史志明创新工作室

          2015年12月30日16:10,刚刚走出公司创新工作会议现场,物流公司13名新招录大学毕业生便与该公司主要领导齐聚“史志明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一场岗位创新研讨会就此展开。

          “今天,看到我们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和同事的成果获奖,感觉很受激励。”谈及公司创新工作会议,大家情绪高昂。围绕如何做好岗位创新,大学毕业生们与该单位领导展开了热烈的互动。

          “我现在主要学习原燃料发运布港及生产运输组织”,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杨钦第一个发言,“通过这段时间的岗位实习,我不仅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流程,而且还找到了原料发运单元与生产组织单元的交集所在……”小杨就自己的工作侃侃而谈。“那么巴卡粉、纽曼块的产地都是在哪?矿价的走势如何?国际石油价格走势预判对海运费有什么影响?”面对领导的微笑提问和耐心解读,小杨的眼光渐渐亮了,不住地点头:“以前对这些方面没这么深入地思考过。”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生吕一磊说:“最近正在参与内燃机车行车电脑板的自主修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了很多东西。”“那你对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的电器配套设施怎么看?能不能实现自主研发?”“我是王猛,主要负责信息化平台的程序设计和维护。”“智慧物流项目的平台运行维护能不能在平台搭建过程中加强学习实现自主维保,力争不外委?”……一个个问题拓展着年轻人的眼界,妙语连珠的解读更是让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如何让创新找到岗位的价值点,今天真的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新员工赵广阔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18:30,夜色渐浓,创新工作室内的讨论依旧热烈,管理层的倾听与交流,启智、励行,一颗颗年轻的心跳动得更加铿锵有力。

冷轧部办公楼会议室     

            2015年1月4日,元旦佳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冷轧部办公楼201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总结动员会正在进行。

  “这么多同事都获了奖,真是让大伙儿在开年就铆足干劲儿!”镀彩车间职工黄超说。“公司召开创新工作会议,就是要鼓励一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多想点子、出主意,通过创新真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品和工艺升级。只要敢于创新、乐于付出,大家也能像受表彰的同志们一样,获得这份荣誉。”冷轧部生产技术室杨青说道。

          “作业区非常鼓励我们一线职工创新,”连镀作业区日班后备作业长池永清说,“正是公司上下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激励着众多一线技术工作者们走上创新圆梦之旅,让我们有信心、更有动力在日常点滴工作中,立足岗位,开拓思路。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生产中有问题出现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不再是简单地向领导汇报,而是自发地去寻找解决办法,职工们的工作主动性就很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一直以来,该部始终将创新摆在较高位置上,从厂部到车间大力鼓励职工创新,通过搭建创新工作室、设立焦点课题、组织大学生创新竞赛等,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一线职工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背后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更是发展路径的不断革新。

                                                                    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