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滹沱河“花海天路”打造成城市名片

20.01.2016  11:24

  滹沱河生态绿廊工程自2014年11月开始施工,2015年春季京港澳高速以东区域种植了200余亩花田,秋后百花盛开,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花海天路”或“石家庄小天路”。

  “花海天路”是石市滹沱河生态景观廊带建设的一部分,去年已经给石市增添了不小的名气。“应以‘花海天路’为辐射点,加快滹沱河生态景观廊带建设,将‘花海天路’打造成石市的休闲旅游城市名片。”杨晓飞委员提出,滹沱河是省会“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滹沱河两岸生态绿化建设,对改善省会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秋‘花海天路’人多拥堵,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一方面说明石市的美景太少了,市民渴望有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景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杨晓飞委员建议进一步扩大花海规模,尽快完善景观廊带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连通建设,将“小天路”与周围的新城大道、太行大街、正定南环路等道路连通起来,从不同的方向都能进入“小天路”,在花田中间建一些人行小路,供游客行走赏花。一方面分散行走在主路上的游客,另一方面方便游客亲近大自然,如置身花海中一样;在生态景观廊带内多建一些环行道路;建一批固定或临时停车场,配合花海,建设一批水上、陆上游玩设施。

  建一条贯通滹沱河沿线的观光道路

  “石市应将滹沱河打造成一条休闲观光带。”市民革相关负责人提出,当前,城郊休闲旅游已经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滹沱河休闲观光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石市应做大做强休闲观光产业,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可以根据实际,推出一批适应不同群体旅游消费需求的新项目。具体可考虑在太行大街沿线以南村镇东塔口村为中心,建设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的集生态林果和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以南中奉村为中心建设绿色无公害精品菜生产基地、田园观光旅游精品区;以西兆通镇店上村为中心,围绕扩基地、增效益建设连栋温室花卉基地、盆栽花卉产业园区和滹沱河沿岸休闲渔业产业带,发展中华鳖养殖与加工基地以及集观赏鱼养殖、游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渔家乐”度假村,打造省会东北部现代农业园区。

  市农工党相关负责人则提出,滹沱河沿线应建设绿道系统,统筹全线景观。目前,除了已整治的16公里形成了以车行为主的景观大道和以自行车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外,滹沱河沿线还没有全线贯通的道路。在下一步建设中应将其向两侧延伸,结合防洪堤及拟建设的景区、景点建设景观大道和慢行绿道,真正形成完整的滹沱河观光道路系统,方便人们参观,使这条景观带名副其实。

  加大滹沱河休闲观光带建设扶持力度

  近年来,随着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对滹沱河流域整治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滹沱河、太平河流域市区段的沿岸道路、绿化设施等建设较以前有了彻底改观,大批休闲娱乐项目和观光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石市可以对滹沱河、太平河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定位和全面评价,制定滹沱河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市民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提案中也提出,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滹沱河休闲观光带建设的优惠措施,在土地、税收、金融、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等多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可借鉴北京等地的相关经验,制定和实施税收返还、土地租用等政策,变资金补助为政策奖励。同时加快滹沱河沿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的集中使用,为项目落地提供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