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什么功能

28.11.2014  13:41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 自然资源 ,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 生物多样性 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湿地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 堤坝 压力的重要作用。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目前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 江洪 水、消减 洪灾 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 径流 ,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湿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沟的水流外,湖泊、水库、池塘的蓄水,都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据估算,我国仅湖泊淡水贮量即达225亿立方米,占淡水总贮量的8%。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器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 蒸腾作用 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 空气湿度 ,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的调查,湿地周围的 空气湿度 比远离湿地地区的 空气湿度 要高5%至20%以上, 降水量 相对也多。因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湿地还可以通过 水生植物 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 净化水 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湿地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
  我国湿地分布于高 原平 川、丘陵、海涂多种地域,跨越寒、温、热多种 气候带 ,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 高等植物 有1548种, 高等动物 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 淡水鱼 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反映,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 鄱阳湖 越冬的 白鹤 ,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湿地是重要的物产和能源基地
  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 自然资源 ,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 莲藕 等多种食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能运输能力。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 人文景观 ,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佳地,发展 旅游业 大有可为。此外,湿地还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