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平台设基金,让“双创”不再“孤单”

28.01.2016  11:0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最强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新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年过去了,我省在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中,发现了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两会”,多名省政协委员将目光投向“双创”话题,建言献策。

冯海燕省政协委员、团省委副书记

通过各类培训点燃“双创”激情

青年是社会中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在团组织工作多年的冯海燕表示,为准确了解我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现状,团省委联合调研机构、专家团队深入全省8个市州开展专题调研,发现他们常面临创业知识缺乏、资金不足、扶持政策执行薄弱等难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出现?

首先是创新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培训体系不健全。有数据显示,我省正在创业的青年有69.2%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活动,这直接导致了一批青年创业技能匮乏,创业经验浅薄,单靠一腔热情创业。”冯海燕说。此外,创业融资问题也是横在面前的一堵高墙。“融资政策未能有效撬动社会资金,目前又缺乏创业基金引导,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

在扶持政策执行方面,各部门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冯海燕建议,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论坛讲堂和评比活动,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精神;打造青年创新创业阵地平台,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市州打造一批示范性众创空间,加强青年创业基地对政策、市场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建议省财政厅设立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关注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健全青年创新创业的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

汤浊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

建“双创”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个“”字就决定了它们都属于高风险活动,金融支持也就属于高风险投资范畴,需要建立健全具备风险补偿机制的风险投资体系。

目前我省‘双创’平台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来源渠道非常有限,主要是靠政府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风险投资。”汤浊说,中央政府的创业担保贷款基金,以及省市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总量不大。银行业经营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承担高风险放贷,而目前省内市场不成熟,还无法形成风险投资体系。

我省在“双创”平台建设中,金融支持仍然是以贷款为主。“不管创新创业者成功与否,债务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倘若失败,创新创业者由此要背负一身的债务,这必然让众多创新创业者望而却步。”汤浊建议,建立分层地方资本市场,构架风险资本投资体系。建立大型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资本募集市场,首先政府加大力度建立项目信息披露的市场机制。通过整合全省项目资源与信息平台,建立全省统一公开的项目信息网与定期项目发布制度,将各类大型招商活动常态化、市场化。另外,可以建立小型创新创业项目的区域性众创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服务市场。

北冰省政协委员、湖南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打通“双创”瓶颈,搭建可落地载体

北冰认为,当前现实环境下,不利于创业创新的观念、体制机制障碍并不少见。

创业方面,除了普遍存在的资金困难,意识、观念、城乡差异等问题也是制约因素。“一些市州部门对创业工作的认识还很淡薄,国民的创业意识也很薄弱。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有稳定的工作,近七成的家长不赞成子女创业,希望子女自主创业的不足3%。在人数最多、潜力最大、创业需求最旺的农村,创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是最低的。

创新方面,北冰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创新体系缺乏、科技资源尚未形成社会共享机制是当前的三大瓶颈。

北冰建议,相关部门要重点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扶贫和互联网产业相结合,同时营造良好的“双创”环境,搭建可落地的“双创”载体。

■记者 肖德军龚化

建议连线

保护和支持

创业失败者

中小微企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体呈现,近年来,我省中小微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今年“两会”上,民革湖南省委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推进全民创业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必要的指导和援助机制,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或提供再创业的平台。另外,提供创业失败者的再创业条件,对创业失败者所需要的服务进行补贴,也可以提前允许创业者有一个试错的过程,保护和支持创业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