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区“精准招商”促签约项目翻番

12.04.2016  16:04

  论规模,总投资4亿美元的19个韩资项目“联袂”而至,北京彩光塑料包装印刷、天津保利药业原料药生产制造等京津转移项目接踵“赶来”;看质量,同捷新能源汽车、海水淡化与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高、大、上”项目精彩纷呈……今年一季度,渤海新区项目建设实现“大丰收”:共有总投资386亿元的130个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增幅达141%。

  在经济下行、投资放缓的大背景下,渤海新区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源自这里坚持精准发力,组建了一支过硬的招商队伍,收集了一批精良的项目信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推进机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渤海新区而言,在招商前线所向披靡仰仗的“利器”,就是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招商队伍。在这里,“领导亲赴一线、精英充实一线、全员助力一线、外力活跃一线”的生动招商局面已蔚然成风。其中,新区班子成员人人头上有指标,平日里至少三成的工作时间用在了招商引资上,每到关键节点,还要亲自调度、协调、指导,带头冲刺攻坚。不仅如此,新区还遴选、招录了一批懂经济、善沟通、精通外语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招商队伍中。截至目前,渤海新区每天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招商人员有300多名。区直部门、驻区单位也积极作为,明确分管招商领导和招商联络员,形成了“全民发动、全员招商”的生动局面。同时,加强与韩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关村海外学人中心、香港河北商会等境内外多家中介机构合作,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已收到招商线索1000余条。

  为确保招商“有的放矢”,渤海新区还要求招商人员练就一双“新闻眼”,善于广泛捕捉信息,紧盯重点信息,及时跟进潜在信息,带着目标,在精准招商中不断扩大招商成果。在得知京津科创产业迫切需要产业化的信息后,渤海新区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摸清底数,收集、梳理了北京50余家科创园区的分布地区、行业重点等基本情况,制成表册,千方百计分别对接,累计走访科创园区40余家,洽谈项目50多个,成功引进中关村经济前十强的大北农科技集团产业化基地项目、“千人计划”专家路万里永清华茂绿色化学催化剂项目、清华大学晶朗光电白钠灯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部分已经落地或正在推进中。同时,注重深入研究新区产业链条,按照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循环经济思路,创造“商机”,吸引“补链”项目。

  着眼提升招商效果,渤海新区还着力完善用人机制、督导机制和审批机制。坚持在招商一线选人、用人,开展“开放招商大比武”活动,对各单位招商任务完成情况每月排队,完成不好、排名靠后者,在全区通报;对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督导,周调度、月点评,形成“倒逼效应”;不遗余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现在行政审批局“一个窗口完成所有审批,一枚公章办结全部手续”,创造了平均3.5小时办结的渤海新区速度。与此同时,首创“四段工作法”,即项目洽谈阶段,由招商部门全程介绍;项目前期阶段,由投资服务部门“全程代办”各项手续;项目建设阶段,由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程服务督导,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竣工投产后,由经发局跟踪服务,帮助协调生产资料供给。

  如今,热情招商、全程代办、配套建设、服务发展已成渤海新区“招商品牌”,推动了项目落地,巩固了招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