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润燕赵】清水入美景来 生态空调吹绿石家庄

26.10.2014  11:06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省会石家庄西部将出现一条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清水长廊”,长廊两侧的绿地面积将近200万平方米,这对于石家庄来说无疑是安装上了一台“生态空调”。特别报道“一江清水润燕赵”今天请听第十一篇《清水入,美景来,“生态空调”吹绿石家庄》。

每到周末,省会市民刘女士都会带着6岁的儿子去长安公园里转转。刘女士说,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久了有种压抑感,总想去有水有树有绿地的地方,可是在省会周边这样的地方很难找:

刘女士:咱们石家庄本来就是缺水的城市,这几年搞了太平河、环城水系,虽然有点水,但是河面还是比较少

儿子:这个草地太小了,只有一圈圈。我喜欢大草地,可以在上面踢足球

在石家庄正定县西柏棠乡辛村村北,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从这里穿过滹沱河一路向北。渠中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渠边青草绿树、错落有致,俨然一座城市公园。石家庄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李梅介绍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仅将给石家庄带来7.82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解决居民喝水的问题,还将大大增加省会的水面和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建成以后,不仅是向咱们供水,而且还能形成比较大的水面和绿地,在咱们石家庄的西部形成百里的清水河面,和绿色的长廊,省会西部绿色屏障的作用更加突出。

李梅给记者算了一笔“生态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在省会境内全长123.19公里。通水后,粗略来算,总的水面面积将会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而干渠两侧护坡外各有8米的绿化带,算下来还会有将近200万的绿地面积,再加上干渠两侧宽50米的地带成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后,主要以发展绿色农业、林业为主,绿地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如此多的绿地和水面,可以有效地调节空气的湿度,降低风沙的侵袭,相当于给省会安装了一台“生态空调”,“对植被和水源的涵养都有积极作用,省会生态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千里之外的长江水将逐步成为石家庄的主要水源,而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将成为城市备用水源,这样一来,省会西部山区向城市输水的压力将大大减轻,更多的水源可以直接用于本地农业:赞皇、行唐的大枣,元氏的石榴,灵寿的板栗等一批绿色、特色农业基地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梅:原来城市和工业挤占了一部分农业用水,工程建成后对农业用水的挤占可以得到置换,农业生产条件可以得到改善。

水多了,植被好了,石家庄西北山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也将增强。到时,以嶂石岩、天桂山、驼梁、五岳寨等旅游风景区为代表的石家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将更加优美。(河北电台记者齐晓彬、屈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