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2016年第1号消费警示:旅游“期货”买卖盛行,消费者须理性购买

21.01.2016  10:54

  近来屡见各在线旅游服务商纷纷围绕出境游,推出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旅游预售产品,以低折扣价开卖线路,受到游客追捧。这些远期产品除了出发周期灵活、价格低至5折、最便宜仅8元外,有的还推出分期付款的优惠。实体旅行社也有类似中远期产品推出。针对这种预订旅游消费,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出消费警示:理性选购“期货”旅游产品,注意保留消费信息。

  “期货”旅游产品的低价和灵活的出行时间,这两大卖点迎合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样比正常售卖期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售卖出游产品,不仅给消费者预售充足的时间安排行程,还将大大节省出游成本。但是与预付费储值卡类似,由于时间跨度长,行程计划可能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

  本会律师顾问团何万龙律师点评,虽然“期货”旅游产品实惠方便,但存在以下几点风险:

  广告宣传风险。部分在线旅游网站发布广告时往往对行程安排、餐饮住宿、游览时间等方面做出夸大宣传,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而在消费者交了款项之后,则删除之前的广告网页,使得消费者维权时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该网站做过类似宣传。即便是一些实体旅行社也存在着宣传不实的情况。

  合同风险。部分旅行社在所提供的合同中存在一些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条款,它们大多时候会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以“温馨提示”、“补充协议”等形式出现,合同签订后一旦发生问题,旅行社就会利用这些条文,企图让消费者吃“哑巴亏”,旅游纠纷随之产生,如约定押金一律不予返还、强行约定旅游费用退还比例等等。

  卸责风险。部分在线旅游网络运营商与组团旅行社信息不清晰,并非同一主体。网络运营商仅为组团旅行社提供网络经营平台,消费者对此多不知情,在消费者进行维权时,网络运营商与组团旅行社往往互相推脱,让消费者无法维权。在发生纠纷时,由于网站与组团社或地接社之间因协议不清或利益驱使等情况,会造成一定的推诿。

  转团风险。期货”旅游产品是远期的计划型消费,由于并不是立即出发,很容易出现取消订单,旅行团人数不足等情况,旅行社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擅自转团拼团,导致消费者知情权无法保障,侵害消费者权益。

  预付款风险。部分线上网站要求消费者先交预付款,在消费者支付了预付款后提出涨价要求,如果消费者拒绝,则拒退预付款。

  基于以上风险,我会建议消费者留意以下几点,理性下单:

  选择资质良好,信誉度高,口碑较好的旅游服务商,不要轻易在不了解的网站上下单。

  网上报名参加旅行与直接到旅行社营业厅报名参加旅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签订旅游合同,书面确认具体行程,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旅行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签订书面合同后,以后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有据可依。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不仅要警惕低价诱惑陷阱,拒绝接受霸王条款,还要明确旅程详细安排,看清是否有其它消费条件约定,押金退还条件等,审查对方承诺是否逐一落实进合同。

  为了发生纠纷时便于维权,建议消费者除了旅游合同、收费票据要保存好之外,还要保存其他必要票据,如医疗单据、事故处理记录、甚至影像资料。针对在线旅游预付费方式,要提前截屏,保存服务章程、协议和票据等消费凭证,遭遇纠纷时,及时向旅游局、工商局、消委会等进行投诉。消费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防止余额被侵吞或盗用。

  除此以外,出行时也要注意:

  合理安排出行时间,以防旅游热点预约不成功;

  出行前再次确认预约是否有效,以防到达目的地后才出现预约无效的情况;

  如遇订单被取消的情况,应首先积极与旅游服务提供者商讨解决方案,保留必要的证据维权;

  跟团出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应由旅行社立即采取必要的救助和处置措施。对于发生人身安全意外后的损失,若是旅行社未尽到必要提示、提醒、救助、安全保障义务,根据旅游法规定,旅行社应承担责任。

  自由出行者如有意外请及时联络中国驻外使馆(办事处)求助。请牢记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电话:12308。拨打方式为:“0086-10-12308”,按0再按9直接转人工。

  出游途中,总会有不同的意外出现,是惊喜还是心塞?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消费者事要先理性选择,合理计划,做好目的地旅游功略并随机应变以保证旅途愉快。

                                                                                                                                                来源: 中国消费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