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举办2014届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

12.06.2014  17:48

6月6日上午,教育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的现场答辩分成四个专业小组在公共教学楼E座的四个教室里同时举行。由学院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四个答辩委员会分别主持了各个小组的答辩活动。

正式答辩之前,各个小组都以放映视频的方式回顾了大学四年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从刚进校门的懵懂青涩到大四的成熟洒脱,从入学时新校区的杂乱到毕业时校园的如画美景,这些变化都让大家感慨和赞叹。答辩开始后,每个人的发言都充满着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留恋与反思,弥漫着对母校和老师的浓浓深情。在与老师的交流中,老师的叮嘱和建议令人难忘,毕业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感人至深。

四年的大学生活给毕业生留下了许多难以忘记的人和事。几乎所有参加过顶岗实习的同学都在德育论文和现场答辩中提到了自己顶岗实习那段珍贵的日子,认为顶岗实习是他们四年大学生活中收获和成长最多的一段经历。2010级心理学专业的马姗杉在德育论文中写到:“四个月的顶岗实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还是人生的态度。…开始喜欢上这样的生活,开始舍不得离开。在这里我肩负着对40个学生的责任,对学校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回想一下,是顶岗教会我,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再坚持一下,怀着内心的信念,坚定地向前走。”此外,在他们即将离校的时候,同学们也更加珍惜深厚的同学情谊。四年的时间里,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虽不免有时常的磕磕碰碰,但每个人都怀着一个宽容和善良的心去和他人相处。答辩现场,不少同学都为这一段真挚友情留下了热泪。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还精心录制了每个人对于十年后的自己想说的话,站在大学生活的末尾,同学们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期待十年后的重聚!

答辩会上,同学和老师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当同学们说起大学中那些趣事时,场面热烈活跃;当谈及那些留恋的时候,全场也一起动容;当全场起立、答辩主席逐一念出每一名同学的名字时,现场庄重肃静。教育班的答辩结束后,同学们要求和每位答辩老师深情拥抱,并请老师在德育论文集上签名留念。

答辩委员会的老师都是同学们提前自主选出来的自己最喜欢、四年大学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学院张爱华老师今年已是连续第五年参加德育答辩了。每次谈起德育答辩,张老师都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参加现场答辩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自己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同学们对母校的留恋和师生之间的真情流露,都会使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的“心情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不能平静下来”,学生们四年来的音容笑貌“就像过电影一样在自己的头脑中闪现”。

德育论文答辩活动历时2个多月。分为德育论文撰写和现场答辩两个部分。撰写论文期间,党员教师全程指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答辩现场,低年级同学现场聆听,丰富了朋辈教育的内容;答辩后,学院将德育论文辑印成册,作为礼物送给毕业生,并对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以便改进工作。各项工作和步骤环环相扣,使德育答辩真正成为了教育学院毕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成为了毕业生心目中难以抹去的深刻记忆。

德育答辩活动自2010年开展以来,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了,答辩活动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为广大师生作认可。每年的德育答辩活动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这项特色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也不断推进。

(供稿:教育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