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启帷

22.05.2015  14:38

  5月21日,第二届“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新闻发布会于河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考古活动是文化遗产保护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尝试,在确保文化遗产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本次活动将全程对社会公众开放,普及考古知识,宣传文化遗产,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泥河湾以其约2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世界罕见的160多处旧石器遗址、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举世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闻名于世,其远古人类文化遗存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世界罕见,是目前唯一能与东非奥杜维峡谷媲美、对“非洲单一起源论”提出挑战的世界级人类文化宝库,被誉为“世界天然地层博物馆”和“东方人类的故乡”。

  在新闻发布会上,凤凰河北总编王旭辉、河北省文物局项目管理处处长张文瑞、河北阳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莉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活动情况。

  “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湾遗址称为“旧石器考古的圣地”。一些考古工作者提起泥河湾时,都说“那里遍地都是宝”。有如此宝地,是河北人的骄傲和自豪,作为媒体,宣传推广考古文化义不容辞。作为一个河北人,你不为河北点赞,就没有人会为河北喝彩。感谢河北省文物局举办这么好的活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动,唤起公众考古意识。”凤凰河北总编王旭辉表示。

  河北省文物局项目管理处处长张文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的泥河湾考古活动有助于公众对考古工作更加了解,对考古人的生活有新的认识,了解东方文明的演化过程。河北省文物局一直致力于让考古走出象牙塔,把历史知识、人类遗存贡献给社会,考古才能回归本来的含义。河北省文物局近期来也一直与媒体举办多场公众考古活动,这次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就是让公众亲自挖掘,零距离接触文物,亲自参与考古活动,认识泥河湾,了解泥河湾。

  阳原县按照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品牌的总目标,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围绕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一核心项目,集中推进泥河湾研究中心、马圈沟遗址博物馆、遗址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内的特色旅游开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河北阳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莉表示,阳原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境内的泥河湾遗址群是世界著名的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天然地层博物馆”和“东方人类故乡”。阳原立足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要将泥河湾打造成为世界旧石器文化科研考古、科普教育、实习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东方人类寻根圣地。

  据介绍,本次活动中,公众可以通过凤凰河北官方微信和活动专题网页进行报名参与。招募时间从5月21日至6月7日,个人、家庭或集体均可通过凤凰河北网站报名;6月8日,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当天,将举行公众考古启动仪式,届时公众可以参观泥河湾博物馆、泥河石文化城、皮毛文化博物馆,参与石器制作,在考古现场举行模拟原始人类生活的篝火等活动。

  此次活动由凤凰网河北频道、河北省文物局主办,阳原县人民政府、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文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办。(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