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市中院召开法院系统座谈会探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

30.11.2015  18:30

11月27日,秦皇岛市中院组织召开法院系统座谈会,围绕即将出台的《关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指导意见(草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全市法院如何更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市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胡华军,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顺武,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辉出席会议,各基层法院院长和市中院部分业务庭室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常务副院长李顺武主持。

郭辉专委受院党组委托,首先介绍了“指导意见”的起草背景和体例结构,与会人员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先后发言。胡华军院长作总结讲话,强调了四点意见:一、全市法院要自觉服从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做好全市法院工作首要前提,要懂大势、知全局,顺势而上、顺势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整合京津冀三地优势,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助推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实现。作为法院领导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对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善于把上级要求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把保障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识逐级传导到每位干警,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在法院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二、要聚焦协同发展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积极做好司法应对。全市法院要从司法理念、工作方式、体制机制、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主动求变,积极应对,以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和服务协同发展各项任务完成。要立足职能、结合实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做好司法应对。既要善于“”中见“”,又要善于“”中见“”,做到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相结合。要强化政治意识,既要善于对法律问题作政治性思考,又要善于对政治问题作法律化处理;既要善于举重若轻,又要善于举轻若重,做到大开大合、游刃有余。三、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当前,全市法院许多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果整日浑浑噩噩,精神萎靡不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缺乏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所有的蓝图都将成为空谈。作为法院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意识,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敢为人先,善于学习,积极主动把外地先进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把保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变成具体举措和现实成果。四、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努力提升审判质效。截至11月20日,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42440件,同比上升18.63%;审执结30545件,同比上升8.71%;结案率60.02%,同比下降8.81%。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4598件,审、执结3837件,同比分别上升3.25%和下降4.72%,结案率74.12%。面对案件数量迅速增长和“案多人少”的实际困难,两级法院要充分利用好审判年度最后20天时间,殚精竭虑、挖掘潜力,努力开创审判执行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马红娟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