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中院举办“法院开放周”公众开放日司法公开座谈会

03.06.2015  19:18

   按照省法院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要求,6月3日上午,廊坊中院举办“法院开放周”公众开放日司法公开座谈会。廊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媒体代表、律师代表、学校师生代表、社区及企业代表21人,齐聚一堂,共话阳光司法、公正为民。

   首先,廊坊中院党组副书记马卫国以“高度重视  全力推进  努力把司法公开推动到一个新高度”为题,从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周密组织,全面部署;继续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拓宽司法公开内容,扩大渠道,便民利民;完善司法公开形式,多措并举,丰富多样四个方面将全市法院2014年以来的司法公开工作向与会的代表作了简要介绍。

   会上,各界代表踊跃发言,纷纷畅谈了各自对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的感受。市人大代表廊坊市第六中学教师陈瑶表示:“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在司法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司法公开是顺应司法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背景下,人民法院深入推行司法公开,在保证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法院作为司法公开的主题,应该首先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以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公平正义为己任,以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根本动力,将司法公开向更深层次推进下去。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的做到阳光司法,确保司法的公正、廉洁,便于人民群众从阳光司法中了解司法工作、理解司法工作、支持司法工作,并且使人民群众切身的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从而促进法院的工作更加规范,提高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建议法院总结经验,把开放周活动继续下去,以公开促公正。

   市政协委员廊坊市第一中学教师李悦萍从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第一个方面庭审公开。我关注法院工作四、五年来,感受到了廊坊中院司法工作的进步,每一个案件都做到同步录音、录像、可在网络上查询,甚至当事人在家中就可以看到录音录像,人大、政协也可以随时调阅录音录像。根据刚才的数据统计可知,截止到2015年5月,全市法院公开案件流程信息共69765件,但是法官的数量却并不多,因此人均的案件数是很多的,可以想象审判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审判的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充分体现了阳光司法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方便当事人。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微时代,廊坊中院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当事人明晰从立案到案件的整个进程,方便了当事人。

   律师界代表孙大伟表示参加此次活动有很多体会,作为一名律师主要还是以下三个方面:“1、审判流程公开。举例来说,民事案件在立案之后,短信告知当事人主审法官姓名,便于当事人与法官进行沟通,以前立案之后,要先跟立案庭联系,然后反馈案件信息,因此这件事虽小,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方便了很多;2、判决书公开。首先提高了结案率,其次判决书质量有所提高,便于执行到位、公开到位,便于公众了解法律,便于百姓知法守法,以真实案例作为生活参照,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3、执行公开。发布老赖黑名单,是个很好的方式,给老赖施加压力,便于执行,也便于一个良好的企业维护他的信誉。” 

   企业界代表廊坊市嘉益轩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茉涵说:“通过刚才马书记的介绍和我个人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我认为,廊坊中院在司法公开工作上做的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执行信息公开,可以让我们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详细的了解到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能够在与这些失信企业和个人的商业接触中有效的规避经营风险。这等于为诚信企业加了一道“诚信的保护伞”,为失信企业上了一道“法律的紧箍咒”。希望廊坊中院能够继续努力,积极构建阳光、规范、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使司法公开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最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法院举办公众开放日,为社会各界了解司法、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加强司法与社会各界的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也为法院深化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法院开放日活动,切实感受到了法律严肃和法院的公正,对法院的工作和审判流程有了切身的认识。同时,对法官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和感谢,并希望今后多参与法院开放日等类似活动。

责任编辑:马红娟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