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28.07.2014  17:52

7月25日上午,张家口市政法系统召开推进司法公开新闻发布会。市中院刘福明院长代表全市法院就推进司法公开工作进行新闻发布。他指出,近两年来,张家口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在省市政法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今年以来,司法公开工作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实现了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我们把转变观念作为推进司法公开的突破口,教育引导干警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推行审判公开的一系列要求,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深刻含义,深入学习了周本顺书记和张越书记在司法公开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反复强调,反复教育、反复学习,对推进司法公开工作认识逐步加深。同时,我们对推进司法公开工作还明确了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并将司法公开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做到人人有责任,主动公开意识明显增强。应该说,推进司法公开正在成为全市法院的自觉行动。

二是实现了由内部公开向外部公开的转变。按照省院要求,今年我们建成了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通过平台对外及时发布司法信息、公布裁判文书、直播庭审过程,实现了由内到外的根本转变。去年,市中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市中院门户网公开裁判文书486份。今年截止目前,公开619份。全市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裁判文书3484份。在庭审直播上,市中院从4月8日起每天通过互联网直播一起案件庭审。6月底前,有8个基层法院也同时实现了庭审网络直播。市中院和开发区法院、宣化区法院还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进行了微博直播。今年以来,市中院在互联网直播庭审55件,加上去年直播的11件,共66件。为了方便群众查询和及时收看,全市法院建立起了以政务网站为基础平台,以电子触摸屏、法院微博、微信等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公开平台,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司法服务。市中院在门户网站设置了司法公开平台,大家点击进入就可即时查阅。还在中院门户网站设立了诉讼服务大厅,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可实现网上预约立案、预约诉前调解,可以了解诉讼费收取标准,参照文书制作格式。同时,我们还在立案大厅开通了免费的无线服务,当事人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订制中院官方微信,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司法服务。

三是实现了由选择性公开向全面公开的转变。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我们不再局限于有选择性的公开,而是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全方位公开,让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去除法院工作的神秘色彩。从立案环节就开始公开,把立案条件、诉讼费用交纳标准、审判流程、工作制度等相关信息,通过立案、信访大厅设置的电子触摸屏进行公开。在接下来的审判、执行等过程以及涉及案件需要听证的、需要委托鉴定的、需要变卖拍卖涉案财产的等等,也全部向社会公开,进行阳光操作。今年我们还将减刑、假释建议书和裁定书也列入公开范围,目前通过互联网公开裁前公示减刑、假释建议书450份。市中院还举办了两次“体验法院工作日”活动,让普通市民、学校师生亲身体验法院工作全过程。开通了法院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共发布信息375条。开通了“院长信箱”、建立了张家口法院微信平台,建立了“给大法官留言”等栏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是实现了由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的转变。司法公开的目的在于保障司法的公正与公信。当事人最为关注的是裁判结果的形成、产生过程以及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充分论证和说理,包括审判组织合议庭、审委会委员裁判意见及理由,否则就不会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因此,我们推进司法公开更主要的是重实质、重效果。目前,最大的突破就是开发了审判流程查询系统,将审判信息、执行信息全部输入流程系统。特别是对执行立案信息、执行程序变更信息、执行措施信息、执行财产处置信息等也都全部录入。截至目前,我们通过三大平台已公开审判流程信息12046件,当事人凭密码就可查询流程信息,了解案件进展状况,进而监督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今年,我们还充分发挥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功能。4月28日,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市中院牵头与市发改委、公安、土地、房产、银行、机场等十六家单位签订了“惩戒失信,构建诚信张家口”合作备忘录,共同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推进社会征信建设。还向社会公开曝光了29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司法公开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社会关注,群众期盼。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司法公开工作作为牵动法院整体工作的“牛鼻子”,并按照市中院制定的《司法公开目录》和《司法公开重点工作推进10条意见》,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重点还要在以下工作上求突破:

一是在7月底前,指导和监督基层法院全部实现网络庭审直播,实现每周直播一起案件庭审。在9月底前,争取在监狱内部建成数字法庭并实现减刑假释案件网络庭审直播。

二是全面实现案件流程信息网上查询。推动基层法院加紧落实审判、执行信息查询机制建设,推进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应用,促进司法公开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加快建成执行指挥中心,运行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探索建立涉案物品的网上拍卖,充分发挥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功能,形成合力,努力破解执行难。

四是要继续落实“市民体验法院工作日”活动,加快与市电视台筹办“法治在线”栏目,及时编制审判“白皮书”,发布典型案例,落实重大案件听证制度,开通12368电话语音系统,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他衷心地希望各媒体的记者朋友们,继续关注法院、支持法院、理解法院、宣传法院、监督法院,支持我们将司法公开工作做好,实现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审判工作的新成效为全市推进“四型经济”、加速实现绿色崛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编辑:逯永霞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