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区“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让群众享受高效服务

05.11.2014  10:49

本报讯(记者 侯天仪 通讯员 徐立康 冯占平) 近日,记者走进焕然一新的鹿泉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感受到的是法律“超市”的方便与快捷,特别是法律援助受理、公证受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8个前台多功能服务窗口,让群众享受到高效的法律服务。据了解,该区依托区司法局原有的法律援助中心和“12348”服务平台,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以及社区矫正等职能资源,建立起面向群众的“一站式”法律便民服务平台。

今年8月份,该区首个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整合了4家律师事务所、8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一家法律援助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司法人员、驻点律师担任“超市服务员”,免费为社区居民、企业服务,目前该中心共有各类工作人员45名。

在服务对象上,该中心特别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9月10日上午,该区残疾人赵女士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取得该村2.5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限内村委会在周边施工,造成赵女士一定经济损失。赵女士多次找村委会要求赔偿损失,均未得到解决。该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申请后,立即指派精通土地承包纠纷知识的律师办理该案。该案历经农业仲裁、一审、二审等共计5次开庭审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全部支持赵女士诉讼请求、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终审判决。

服务中心的成立,在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同时,还在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显示受理案件进度,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中心负责人说。在大厅,记者看到触摸式导引台罗列了中心的各项职能、程序流程、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只要按指示操作,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查看的内容,一目了然。

如今,“法律超市”变“坐等”市民求援为主动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意识。同时,挤压黑律师在基层的生存空间,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维权。除调解工作之外,“法律超市”还承担了普法、法律咨询、法学实践等多种功能。截至目前,该区“法律超市”累计接待来电咨询136人次,接待群众来访337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686件。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