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市理顺监管机制提升食药监管能力

25.01.2016  11:29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健康的民生问题。泊头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始终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打造宜居、宜业新泊头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列入全市的大事实事要事。2015年,泊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沧州市统一部署,调整、理顺、整合了食品药品监管力量,组建了泊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提高了保障食药安全的能力。

一、科学决策

一是全面研判食药安全监管形势。全面、客观的认识、评价食药安全监管现状,是做好监管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为此,泊头市由政府办、编办、人社局、工商、食药监、质监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多次深入到监管单位、监管对象、各基层乡镇,全面掌握食药监管现状,为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打牢基础。泊头市常住人口达60余万人,泊头市胜利商业步行街、信誉楼商业圈、火车站、汽车站等每日人流数以万计。而泊头市原食药监局仅有监管人员63人,平均计算下来每个监管人员要负责将近10万人的监管。泊头市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贩、小餐饮等达到了3000余家。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监管人员数量的多少是决定监管质量高低的最基本要素。一个监管片区仅仅依靠2-3个监管人员开展工作,这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泊头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研究,确定了整合工商、食药监、食安办的职能、机构和队伍,组建泊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改革思路。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抓体制改革。泊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食药安全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沧州市的工作部署,吃透文件精神,理清执法职责,归并执法机构,整合执法职能。在既定法律框架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食药监管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等改革相结合,着力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泊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召集编办、组织部、政府办、人社局以及食药监、工商、质监等食药监管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有效保障了改革进程的顺利推进。

二、深化整合

一是以“整合”、“统一”、“加强”为核心,确保机构和职能整合到位。泊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沧州市要求,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做到机构在哪里、职能和责任就在哪里。按照新的“三定方案”和组建方案,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监管,承接商务局的酒类、调味品监管职能和质监部门食品生产监管职能。农业局负责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生产企业前的监管,并承担定点屠宰监管职能。通过这次调整,实现了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二是快速推进整合。为缩短改革过渡期,泊头市委、市政府严格时限要求,倒排时间表,不到两周时间,原工商、食药监实现了合署办公,按照新岗位设置,相关机构和280名执法人员全部到位,8个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全部设立,正常开展各项监管执法工作。三是加强班子建设。泊头市委、市政府选拔了一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有力地保证了改革期间队伍不乱、监管不断。四是在投入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面对食品药品监管的繁重任务,泊头市委、市政府在资源配置、投入保障上给予大力倾斜,2015年追加50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机构的食药监管工作,有效保障了新机构正常履职。五是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重新制定了《责任追究》、《联合执法》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管和工作作风,落实“四有两责”,即: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履行好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两项职责。

三、成效彰显

一是严格食品生产企业首负责任制,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完成了14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摸底调查和企业信息录入工作,建立了企业台账,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完成国家级抽检1批次,省级抽检3批次,沧州市级抽检10批次。投资160余万元,新建了“泊头市食品检测中心”,建筑面积465平方米,配齐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10余种检验设备,能够完成24个食品参数的检验,满足了食品安全常见指标的实验室检验及现场定性速测指标要求。二是创新监管方式,构建了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开展了元旦春节食品市场、肉制品和生猪屠宰、散装白酒、问题葡萄酒、校园周边儿童食品等专项整治,全市1091家食品经营户全部纳入统一、规范管理;抽检蔬菜550个批次;端掉非法盐产品窝点1个,查扣非法盐产品11吨;查处餐饮单位违法违规案件120件,罚没金额32余万元;监督检查药品使用单位237家,办理各类案件81起,罚没款20余万元;2131户“五小”食品业态全部入统,彻底清理了监管死角;10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悬挂了公示牌,110家较大规模食品经营单位悬挂了食品经营公示牌,对139家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量化分级;在95家餐饮单位推行“明厨亮灶”,营造放心的就餐环境;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严格季度排查会商,实现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三是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食药监管三级网格,明确了各级网格的职责,完善了考核、巡查、例会、案件处置等工作制度。全市12个乡镇、3个街办处、开发区管委会均设立了食安办,全市657个村、32个社区均有1名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形成了“纵横交错、全面覆盖、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