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平泉县筑牢“四道防线”狠抓安全生产

17.10.2014  13:27
  一、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能力。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到了县委总抓,政府具体抓,人大、政协配合抓的分工要求。分别召开安全生产大会、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安委会例会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要求,周密安排部署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对各乡镇和安委会成员单位实行量化考核和“一票否决”,年初分别与各乡镇、安委会成员单位、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乡镇、各安委会成员单位、企业内部逐层签订责任书,做到了安全生产指标层层分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筑牢“基础防线”,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刊发《安全动态》19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简报》8期,组织安全文艺大篷车巡演20场,全社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督促全县尾矿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企业制定安全标准化达标计划,并按照时限要求按时达标。强化职业卫生管理。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组织岗前、岗中、离岗体检5351人,累计完成职业危害申报企业240家。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加强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办理各类安全生产许可服务事项217项。
  三、筑牢“监管防线”,保持严惩重罚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求实效”的要求,周密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严格执法检查,取得显着成效。出动检查组23个,检查企业3515家(次),查出并整改隐患2894条,对118家企业进行了处罚,罚款148万元。加强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大力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专项整治,3家地下矿山企业完成了采空区治理,12家地下矿山企业完成了水患排查整治,投资120万元完成了9家地下矿山通风系统改造;对54座尾矿库列出整治时间表,并按计划推进尾矿库治理工作。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构建打非治违长效机制,将依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今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 1939人次,检查企业441家次,查出非法违法行为1885起,整改率100%。严格落实监管措施。突出汛期等敏感时段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对全县所有煤矿、非煤地下矿山、尾矿库等重点企业进行了责任包保,将安全生产大检查职责进行责任分解落实,确保安全检查横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切实做到了“安全有人包,责任有人担”。
  四、筑牢“处突防线”,提升应急防范能力。健全应急组织。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包括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和装备等在内的应急资源数据库,实现了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每个乡镇、企业分别建立了30人以上的兼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组织保证。投资60余万元,扩建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增加了服务器容量,91家企业完成了视频监控建设,35家企业完成了在线监控建设,实现了煤矿、非煤矿山和尾矿库等重点行业全覆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修订完善了县级预案和各专项预案,开展各层次应急演练25次,6月份,在山庄集团成功开展了酒精泄漏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确保反应迅速、有效应对、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