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放肆跌”,你感受到了吗?

27.12.2014  11:08

    2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十连跌”。7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接连下挫,部分油种价格近乎“腰斩”,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应声而落。油价“放肆跌”,你感受到了吗?

    [为什么国内油价比国际跌得少?]

    这半年,经常被公众拿来对比的就是国际油价的“连连重挫”和国内油价的“稳步下调”。

    油价降不降、降多少,到底谁说了算?2013年3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按照市场机构的分析,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税费占30%以上。在税费固定的情况下,国内油价的波动可以理解为只有不到70%在随着国际油价变动。相应的,跌幅也会变小。

    [油价一降就提税,是不是有点“任性”?]

    11月29日和12月13日,我国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两轮上调。第一次上调是完全抵消了油价下跌,第二次则是减少了降价的幅度。

    在油价下跌的预期下,一降油价就提消费税,是不是有点“任性”?是不是心血来潮、随意而为呢?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消费税税负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引导企业和居民节约利用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调整旨在进一步加强消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调控力度,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同时,兼顾了宏观调控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选择在油价下行时实施,实现了提税与降价同步。

    [油价“十连跌”,到底有没有实惠?]

    客观来看,油价“十连跌”还是给普通公众带来相当的实惠的。相比于7月之前,这轮“十连跌”首先能为车主省下不少油钱。如果按照“十连跌”每升累计下调1.63元、私家车每月行驶1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每月节省的汽油开支约为130元。

    同时,油价“十连跌”对整体交通物流成本的影响是直接的。以年跑10万公里、百公里油耗为38升柴油的重型卡车测算,柴油价格十连跌累计下调2元/升计算,一年车主可节约燃油成本超过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