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路线图”敲定

02.06.2016  02:24

本报讯(记者李娜实习生孙丽明)加快河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创新创业方面,我省又出新政策。昨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目标:

五年内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按照计划,五年内,我省高校创新创业将实现“三步走”:

今年起,我省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建立机制、深入实施。

到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认定一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多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开设跨学科专业交叉课程

今后,高校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将打通。根据《意见》,我省将促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高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同时,推进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教育,将创业就业类课程建设纳入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课程体系:

开创创新创业选修课和必修课

今后,我省高校学子创新创业方面将有专门的课程。《意见》指出,我省将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造学、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此外,还要拓展并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办(改善)企业、创业实训等系列创新创业培训,支持高校自主编制专项培训计划,或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企业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确保每一个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在校大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创新创业培训。

在校大学生:

可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考试题,也许没有了“标准答案”,而是多种考核方式。根据《意见》,各高校要深入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根据课程特点,试行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将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新创业,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同时,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学习在线开放课程、参加学术报告会、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可以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教师创新创业:

离岗创业或保留3年人事关系

根据《意见》,我省各地、各高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将高校就业指导专业技术职称调整为创业就业指导专业技术职称,将创新创业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实践等工作业绩纳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范围。

完善高校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对经原单位同意离岗创业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并明确相关权利义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