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县:一条省级公路 吓跑投资商

29.07.2014  12:01

    破败不堪的省道一眼望不到头 中国经济网 李英强 摄

    中国经济网保定7月29日讯(李英强 安永建)河北雄县境内一段18公里长的省道334(雄文路),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差省级公路”。

    晴天是“扬尘路”,雨天是“水泥路”,如此“殊荣”由此而来。

    此路直接辐射的龙湾镇辖区18个行政村,多年来,村民生产生活严重受到影响。

    产妇临盆,孩子被“”出在出租车上;招商引资,前来考察项目的老板车辆被阻挡去路。

    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驱动马车之一——龙湾镇,经济发展瓶颈一直难以突破。

    这是一条通往经济命脉的死亡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解决经济发展,必须解剖死路。

    村民被路阻隔的生活

    省道334雄(雄县)文(文安)路,始建于1976年,如今,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比驾驶小轿车的行驶速度还要快。

    以前,村民们购置代步车多以选择小轿车,但随着路况的变化,村民不得以选择越野车。

    马务头村的老陈,原本有一辆尼桑牌的小轿车,最近两年,也将车更换成了一辆SUV越野车。

    老陈直言,这年头遇雨天,没个越野车就甭想出门,就连半挂大货车途经这条路,路上积水深处把车轮都淹没一半。

    更有甚者,从外地驾车前往白洋淀景区途经此路,车辆抛锚、车辆绕行田间小路后迷路、被困积水中现象时有发生。

    老陈说,没有越野车,想过此路,没门。

    越野车在当地村庄的普及,是被逼无奈。遇雨天,孩子上学只能请假;老人就医,冒着生命危险绕行大堤进城。

    有条件的家庭,索性把孩子送到县城寄宿制学校,或相邻雄县的文安县、霸州市上学,然而,由于生源流失严重,今年葛各庄中学要求,片内学生不许外流,否则,不予转学籍。

    这一切,都因这条路,阻断了生活。

    仅修修补补难解决根本

    受雄文路直接辐射影响的龙湾镇辖区18个行政村,多年来,村民为这条破路可没少操心。

    曾经为呼吁修路,无奈村民自发堵过路,以其逼领导出面对话。

    然而,这一切并未换来最终想要的结果,之后,便开始试着找上级反映路况情况,以期得到上级重视。

    保定市长热线督办函件多次转雄县处理。

    雄县交通运输局,接访群众、接情况反映信,回复市长热线督办件不计其数次,也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雄县交通运输局表示,深层次的原因太多,其中,涉及路权管理体制、多部门协调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修路项目审批的问题等等。

    然而,经过雄县政府、交通运输局多方努力,也并非没有一点成效,但效果甚微。

    保定交通运输局雄县养路工区,不时向这条路上的深坑倾倒一些水泥或建筑垃圾,小坑处便用转块修葺,以此缓解道路通行能力。

    除此之外,该条线路没途所经村庄,为方便村民出村,也自发多次填补路面深坑。

    然而,这样粗放式的修修补补,遇雨天,车辆通行碾压,被填深坑依旧再现。

    县域经济发展遭遇瓶颈

    现在的雄县龙湾镇人民政府,系两个乡合并后成立。

    该镇支柱产业主要以农业和工业,从格局上划分,葛各庄村以东,系农业主产区,以西至龙湾镇政府坐落地,工业为主。

    雄县整体规划发展蓝图显示,雄州镇做为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以此向外辐射,西北方向延伸到朱各庄乡,该乡与保定白沟新区接壤;雄州镇东邻就是龙湾镇。

    龙湾镇所辖21个行政村,辖区面积在全县9个乡镇中最大,人口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由此可见,雄州镇、龙湾镇、朱各庄乡,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驱动马车。

    但由于雄文公路的破败,龙湾镇经济发展严重受到影响。

    雄县龙湾镇党委书记白立国介绍,路难行,造成辖区内塑料加工业、运输业难以走出去,运进来。

    期盼实现二次经济腾飞

    白立国介绍,如今,受雄文公路破败直接影响的18个行政村,村里基础设施都基本到位,村级公路完善,照明亮化工程也已达到标准。

    然而,由于村庄紧邻雄文公路,受该路影响,显得村容村貌环境极差。

    白立国说,现在就差衔接的问题,如果雄文公路彻底修好后,实现村级公路与省道连接,将彻底改变进村一脚泥的现象。

    有一次,龙湾镇在招商引资时,拟投资方到当地来考察项目落地相关事宜,考察完之后便撂下一句话,等把公路修好了再说投资项目的事吧。

    这条破败不堪的路,吓跑了投资方。

    白立国说:“一丑遮百俊。

    这条路在影响着乡镇、村庄面貌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白立国由衷期盼,早日修好路,实现乡镇二次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