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通报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21.05.2015  14:23

  5月18日,河北省环保厅、公安厅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北“2014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通报称,2014年10月~2015年4月,河北环保、公安两部门联合、持续、高压执法震慑,有效促进了企业达标排放,查处了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树立了铁腕治污的‘河北品牌’。

  “联合执法为改善河北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初至5月15日,河北PM2.5同比下降了26.5%。”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说,专项行动中,河北省还突出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四大责任体系。

  □查处违法企业1087家,立案侦办案件1023起

  据介绍,专项行动期间,河北全省环保部门严格落实新法新条例,出动执法人员87419人次,检查企业37847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087家,取缔关停530家,行政处罚342起,责令整改406家,限期治理31家,挂牌督办10家。

  河北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环境污染案件1023起,破获1010起,移送起诉40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46人;查处环境污染治安案件1823起,治安拘留2039人。

  “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使专项行动有效震慑了各类环境污染行为。”殷广平介绍说,河北按照“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完善机制不放过”要求,同时,按照“按日计罚一批、停产限产一批、查封扣押一批、取缔关停一批、移交移送一批、约谈公布一批”要求,先后对33个突出环境问题和254家制药企业恶臭及VOC排放进行重点督查督办,对沙河市玻璃行业全部47家企业、90条生产线污染问题开展了区域督查。特别是今年以来,省环保厅先后查处121起重点环境问题,其中,停产限产13家,查封扣押3家,取缔关停7家,移交移送公安机关3件。

  河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巡视员冯帆介绍,“2014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是2014年两部门第二次联合发起的向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宣战的集中攻势。

  公安机关破获的武端庆污染环境案、唐山滦县油泥炼油污染环境案等大案要案分别荣获“全国十大环境污染精品案件”、“2014年度推动河北法治进程十大案件”,“2014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成功入选“河北省十大法治事件”。今年5月13日,河北省公安机关组建省、市、县三级环境安全保卫专职队伍的做法,被环境保护部及中国法学会联合授予“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冯帆介绍。

  公众参与使专项行动实现了精确制导。据了解,河北各级公安机关积极与环保志愿者、环保公益组织取得联系,获取线索300多条,侦办案件208起;从12369举报热线、市长公开电话、信访部门获取大量举报内容;整合环保部门2013年以来连续受到两次行政处罚的涉污企业信息;从本地贴吧、门户网站、社区论坛内搜集梳理线索147条,拓展了案件来源,实现了案件查办精确制导。

  “针对日常环境执法‘进门难、取证难、抓现行难’问题,省环保厅投资1050万元在21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安装远程执法抽查系列装置,先后开展4次‘利剑斩污’零点行动远程执法抽查,严厉查处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偷排偷放和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殷广平说,今年以来,累计抽查企业133家次,对22家超标企业进行立案处罚,对6家复查超标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并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双罚,对8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实施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特别是各级环保部门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及时移交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共移交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21件,涉及265人。

  与此同时,河北省公安厅在研判环境污染形势基础上,将“大气污染案件、污染重点区域、重大污染案件”作为此次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以“老大难”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

  □异地倾倒废料增多,电镀污染化工废液突出

  “从侦破的案件看,环境污染犯罪的手段已从过去直接利用渗坑、渗井排污,转向异地倾倒、专人处理,呈现明显的团伙化、职业化趋势。”河北省公安厅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闫泽利介绍说。

  “首先是异地倾倒废料增多。”闫泽利解释说,在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有3起涉及废料的非法处置和异地倾倒。

  2014年9月,犯罪嫌疑人包某雇佣犯罪嫌疑人李某,在未取得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的情况下,由李某组织人员将20吨废机油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运输至天津蓟县,出售给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犯罪嫌疑人杜某,由其进行非法加工处置。案件于2015年4月移送起诉。

  据闫泽利介绍,由于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排污企业私自排污的势头被打压。在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将目光投向废料的处理,在没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情况下擅自受理废料处置,甚至将收来的废料非法排放或异地倾倒。

  在邢台市威县“7˙17”重大环境污染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犯罪嫌疑人罗某、刘某等数名中间人,将从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湖州市等地3家化工厂收购的共计400余桶危险废物进行非法处置。案件已于2015年5月5日移送起诉。

  “这些非法处置危废的‘专业户’背后都有一系列相关污染环境案件,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跨区域、跨省份,给公安机关侦破带来一定困难。”闫泽利表示,针对这一特点,各地公安机关异地联动,在案件侦查、异地抓捕、技术支持上,多警种多部门参与,将持续发起猛烈攻势。

  “其次是电镀污染化工废液突出。”闫泽利说,此次公布的案件大部分是涉及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电镀、化工企业,其中既有披着合法外衣的有资质企业,也有小工厂、黑作坊,这些污染环境方式隐蔽性极强。

  2014年7月~10月,石家庄市犯罪嫌疑人石某、孙某在开设化工厂期间,以医药废液为原料非法生产特戊酸,并将大量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废液,利用5个私挖渗井直接排入地下,造成严重污染。2014年10月17日,公安机关将石某、孙某抓获归案。目前,案件已侦查终结,准备于近期移送起诉。

  2014年11月,衡水市公安局联合市环保局集中行动,一举捣毁了景县10个非法电镀黑作坊,并分别立案侦查,将赵某、周某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这批案件已于2015年1月移送起诉。

  据了解,这样的环境污染案件往往体现了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如在河北省环保厅今年约谈的环境问题突出的县(市、区)中,沧州市沧县橡胶加工厂燃烧橡胶废料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唐山市开平区石灰生产企业集中造成工业粉尘污染问题严重;辛集市制革园区环境长期疏于管理,辖区内河道水质严重超标。

  闫泽利告诉记者,由于这些企业排污方式极其隐蔽,受害人不明确,公安机关和环保部门发现不及时,加之涉及检验鉴定、法律适用等问题,案件的侦办需要一个过程。

  为强化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责任,3月26日,河北省环保厅针对沧州沧县、唐山开平区、邯郸武安市、定州市、辛集市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公开约谈了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目前上述5县(市、区)政府已按要求制定了整改方案,并在相关网站进行了公开。

  “5月4日~8日,河北省环保厅组成5个督查组并邀请新闻媒体,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后督察,经现场检查,5县(市、区)基本落实了约谈要求,存在问题企业全部停产整顿,验收达标1家,开工生产1家。”河北省环境执法监察局局长赵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

  沧州沧县后督察情况:仵龙堂乡57家再生胶企业已全部停产,限期整改31家,关停16家无环保审批手续企业,淘汰10家生产规模小的企业。沧县成立枣加工企业整治小组,发布枣加工企业整改通告,对217家无环评手续的关停取缔,对175家手续不完善的停产整改,6月底前完成。明辉钢结构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采暖燃煤锅炉已拆除,改为电能加热;喷漆加工生产线已拆除;沧县环保局对其存在的违法行为已处以5万元罚款。

  唐山开平区后督察情况:对8家拟保留的石灰生产企业,采取断电停产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坚决取缔,目前,已有2家企业完成整改。针对205国道开平区段环城公路扬尘问题,开平区政府加大道路绿化、洒水抑尘和清扫保洁力度。

  邯郸武安市后督察情况:对309国道、312、222省道等过境干线沿线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了处理,邯郸市环保局直接查处,目前5万元罚款已缴纳到位。普阳钢铁有限公司1050立方米高炉除尘设施已运转正常,武安市环保局对其5万元罚款已缴纳到位。顶峰热电有限公司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主体装置已建成,脱硫在线监测设施已经邯郸市环保局比对监测,并与市局联网;锅炉布袋除尘器已完成检修、布袋更换。武安市环保局针对这家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的20万元罚款已缴纳到位。邯郸金华焦化有限公司地面除尘站已改为自动控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拘留,武安市环保局责令其限产50%、并处10万元罚款已落实到位。

  定州市后督察情况:234省道(定无路)两侧共有大小炉渣场4家(10余堆),无任何手续,现场检查时,均已彻底清理取缔,所占土地已全部复耕。定州市环保局已对约谈中提到的焚烧垃圾行为公开曝光,并移送公安部门。息冢镇贾村两家玻璃瓶厂煤料均已棚内储存并加盖防尘网;234省道过往运输车辆均实现覆盖运输,道路扬尘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定州市已对未落实密闭运输的车辆进行查扣处罚,55辆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全封闭运输。

  辛集市后督察情况:成立“12369”投诉受理中心。辛集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万吨,5月7日已开始进水调试。对六前排渠(含军齐排干)和辛深排渠进行全线清淤,已投入20余台挖掘机,预计6月中旬完成。制革区内已有10个污水处理厂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19个自建污水处理厂所涉及的94家皮革企业,已实施停产治理;再生革项目和日处理皮革废弃物100吨的固废无害化处理项目已建成投用。

  同时,辛集市政府还投资1200万元实施雨水管网改造,现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预计6月底前完成,将根治企业利用雨水管网偷排偷放污水问题。加大执法力度,4月份以来,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立案2起,刑事拘留3人;治安案件立案1起,治安拘留2人;劝返、查处涉嫌运输废酸车辆55辆。

  河北环保厅公布11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

  1石家庄中节能河北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废气超标排污案企业废气超标排放,烟尘排放浓度为70.12mg/m3。1月15日,晋州市环保局对其处罚3万元;2月14日对其按日连续处罚,处罚金额90万元;3月15日再次启动按日连续处罚,对其处罚87万元,4月27日罚款缴纳到位,累计处罚180万元。目前,企业已完成整改。

  2承德市隆化县顺达矿业有限公司烟气直排案企业供热锅炉未建脱硫设施,烟气未经脱硫处理直排。目前,3台锅炉已停止运行,正在进行脱硫设施改造。6月底前完成整改。

  3张家口市宣化县赵川镇富江矿业有限公司超标排污案企业料场无防尘抑尘措施;竖炉烟尘排放超标。目前已处于停产状态,已经制定整改方案。10月底前完成整改。

  4秦皇岛市弘耀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违法试生产案未经批准擅自试生产,周边群众对其废气及异味排放反映强烈。秦皇岛市环保局对其行政处罚,并移送当地公安部门。6月底前完成整改。

  5唐山迁安市沙河驿镇李店子村石料开采污染环境案多处山体(药山)开采石料,无任何防护措施,粉尘无组织排放。迁安市政府已组织相关部门责令并监督开采石料点全部停产。

  6廊坊市四环高博永帮制药有限公司违法建设案公司氢化车间、原物料车间未办理环保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省厅立案处罚,建设项目已停止建设,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7保定市蠡县橡胶工业园区污染环境案华橡、蠡县亿达、保定东正等64余家橡胶企业未实施环保治理,有的未安装集尘吸附装置,有的不能及时更换吸附剂,集尘吸附效果差。蠡县政府已责令这64家橡胶企业停产整顿,按照“先停后整、逐一验收”原则,已批复42家企业试生产,其余22家正在整改。

  8沧州市海岳化工有限公司违法生产擅自处置危险废物案企业无环保审批手续,违法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东光县环保局会同县公安局对其依法取缔,清除生产原料。已移交东光县公安局进一步查处。

  9衡水市枣强县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案河北省环保厅1月30日、2月25日远程执法抽查超标,处罚684万元,这个厂目前已达标排放,完成整改。

  10邢台沙河市玻璃行业超标排污案污染物防治设施不完善、阶段性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邢台市环保局对玻璃企业全面排查,沙河市已制定整改方案,6月底前完成整改。

  11邯郸市峰峰矿区合信钢铁公司非法排污案企业2台36平方米烧结机被暗藏在厂区内,经现场检查烟气超标排放。2台36平方米烧结机丧失生产能力,峰峰矿区环保局对其依法处罚35万元;公安部门对2名责任人行政拘留15日;对大社镇副镇长行政记过。

  河北省公安厅公布

  “十大典型案例”

  1石家庄市石某某等污染环境案

  2承德市谢某某污染环境案

  3张家口市包某某等污染环境案

  4唐山市杜某等污染环境案

  5廊坊市纪某某等污染环境案

  6保定市安新县管某等污染环境案

  7沧州黄骅市杨某污染环境案

  8衡水市景县区域性非法电镀“黑作坊”污染环境案

  9邢台市威县“7˙17”重大环境污染案

  10邯郸市邱县崔某某等污染环境案

  河北省公安厅公布5起大气污染案

  1唐山市古冶区某化工厂大气污染案

  2014年11月3日,古冶公安分局依法将这个厂主管除尘设备使用的车间主任郎某某,行政拘留7日。

  2石家庄市栾城区某热力站大气污染案

  1月28日,栾城区公安分局依法将热力站站长苑某某行政拘留10日。

  3石家庄晋州市某热电厂大气污染案

  2月28日,晋州市公安局依法将这个厂负责环保工作的副总经理袁某某,行政拘留10日,目前,这个厂除尘系统已经修复。

  4邯郸市峰峰矿区某公司大气污染案

  峰峰矿区公安分局依法将焦化公司主要负责人胡某某、直接责任人刘某某分别行政拘留15日。

  5沧州市献县某铸造厂大气污染案

  4月1日,献县公安局依法将这个厂负责人刘某某行政拘留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