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河北:躬行为民之政 提升民生福祉

04.01.2016  16:14

   2013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民政厅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菩萨’事业就得怀着菩萨心肠,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心正心灵,则业勤业精”。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给予河北民政人巨大鼓舞和鞭策。河北省民政厅在贯彻落实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和河北省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工作部署中,厅党组书记、厅长赵风楼多次强调,做好民政工作,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修“菩萨”之心,情为民所系;行“菩萨”之道,权为民所用;做“菩萨”之事,利为民所谋,要以饱满的干事创业激情,奋发作为的工作状态,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今年以来,河北省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的托底作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的基础作用,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支持作用,在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上的支撑作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民政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公开化为手段,运用市场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谋划工作,统筹全局,使全省民政事业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新进步。    

修“菩萨”之心 情为民所系

河北省临西县农村低保听证会现场     民政就是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发展。河北民政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教诲,修“菩萨”之心,千方百计、尽心尽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阳光低保”得民心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不断推动社会救助体系从福利型向普惠型转变,社会建设的“兜底短板”不断补齐变长,让城乡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年中,全省每年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62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57万,农村低保对象205万。全省城镇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每月437元,月人均补差253元,分别比2010年底增长64%和55%;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每年2587元,月人均补差125元,分别比2010年底增长95%和87%。共保障五保供养对象22.8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5.2万人,供养标准达到每年5384元;分散供养对象17.6万人,供养标准达到每年3634元。   经过不断充实完善、丰富和发展,河北省开展了以“阳光申请、阳光核查、阳光听证、阳光公示、阳光审批、阳光发放”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低保”模式,并被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今年11月,河北省民政厅又研究制定了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实施办法,将低保标准提高到扶贫标准。截至12月,全省11个设区市和两个省直管市已全部完成低保提标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始终保持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相一致,实现全省城乡低保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    和谐社区暖民心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对长期以来困扰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人、财、物等瓶颈问题作出硬性规定,有力推动了社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5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凡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建居民区,建设单位都要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的标准提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和服务用房,按户口计算不足300平方米的,按不少于300平方米提供。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须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予以保证。2012年,印发了《河北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十二五”期间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规划要求,各地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当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2年-2015年,河北省省级财政预算安排1.24亿元,以奖代补支持了全省461个城乡社区建设项目。城市社区由2010年的2096个调整到3670个。其中,有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的居委会3478个,占94.7%。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3123个;乡(镇、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465个,比2010年增加267个,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9个,比2010年增加44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5%;建有社区综合信息平台1577个,乡(镇、街道)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250个,区级社区服务中心52个,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覆盖率达42.9%。全省共培育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13200个,成立社区志愿组织5100个。目前,全省共有社区工作人员21512名,平均每个社区居委会有干部6名左右。承德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章理事,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四有一创”城市社区建设经验,中组部原部长李源潮批示在全国推广。2011年,全国城市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经验交流视频会在承德召开,李立国部长称赞河北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基层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在深化承德“四有一创”经验的基础上,全省社区建设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创新社区治理为动力,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积极培树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和廊坊市广阳区先后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不断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典型引路、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省命名表彰了7个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11个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20个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46个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同时,河北省在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衔接配套的社区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行“菩萨”之道   权为民所用 2015年11月6日,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民政厅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指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河北民政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严以用权、阳光用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区划调整谋发展   为优化河北行政区划设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河北转型发展,河北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定的“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布局,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先后完成了4个设区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   河北省民政厅编制了《河北省撤县设区和撤县设市行政区划调整整体规划》《河北省撤镇设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规划》《河北省撤乡设镇行政区划调整规划》。2014年10月编制了《河北省行政区划战略规划》。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在国务院、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7月,河北省撤销唐山市唐海县,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2014年9月,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撤销桥东区,撤销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调整后,市区人口由原来的303.92万人增加到455万人,面积由原来的469平方公里增加到2206平方公里。2015年4月,撤销保定市南市区、北市区,合并设立保定市莲池区,撤销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设立保定市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将保定市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保定市区面积由312平方公里增至253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原119.4万人增至280.6万人。2015年7月,撤销秦皇岛市抚宁县,设立抚宁区,并做了局部结构性调整。调整后,市区人口由原来的89.56万人增加到139.63万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512.56平方公里增加到2131.51平方公里。四个地级市主城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疏解了人口密度,缓解了交通压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市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减少了2个县级行政区划,降低了行政成本。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先后对符合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51个乡实施了撤乡设镇行政区划调整,15个镇实施了撤镇设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改善了城乡面貌,美化了城乡环境,完善了地名标志设置,有效推进了河北城乡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退役士兵公开选岗    阳光安置”促和谐   河北省在安置退役士兵工作中,引入公开竞争机制,积极推行“阳光安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共接收退役士兵166916人,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47503人(含集中移交的退役士官 11239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96188人。   河北省把荣获个人二等功(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作为重点,阳光操作、优先安置,在此政策指导下,各地都在阳光安置工作上作出有益探索。张家口市按照公示档案考核名次、公开年度安置计划、召开安置对象选岗大会、公布安置结果“四公开”的办法分配退役士兵。邢台市采取“双考三张榜一摘牌”的办法进行安置。保定市组织退役士兵根据档案实绩排分,现场公开选岗,95%以上的重点安置对象安置到了事业单位。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中,石家庄、秦皇岛、唐山、沧州、衡水、邢台6个设区市采取“档案考核、文化考试”相结合的安置办法;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邯郸5个设区市,采取“档案打分、按贡献大小择优分配”的安置办法。在退役士兵安置过程中,各地安置部门充分尊重接收单位用工需求,多措并举提高安置上岗率。有的组织召开“供需见面会”,在退役士兵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平台,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安置部门办理分配手续;有的根据退役士兵专长向用人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有的只要用人单位出具接收证明,审档合格,无特殊情况,安置部门及时办理分配手续。阳光安置的推广实践,有效破解了困扰多年的退役士兵安置难的难题,减少了矛盾,促进了和谐,支持了军队建设,赢得广大退役士兵的认可认同。    做“菩萨”之事  利为民所谋 河北农村互助幸福院让老人足不出户安享晚年     “十二五”期间,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城乡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五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达29754所,覆盖率达63%。累计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88 个,覆盖率达73%。建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入网人数超过100万人。在全国率先建设“三院合一”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公办养老机构675所,床位达到13.1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508家,床位数由2010年初的3.5万张增长到8万张。    互助养老解民忧   河北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经验,不仅解决了农村留守、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困难,也让很多年轻夫妇能够安心外出务工经商,为其增加收入。2012年3月,民政部在河北邯郸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会议——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推广河北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经验。河北省的成功实践,得到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跟踪报道,也进一步得到了全省广大老人和各界人士及民政部的充分认可。   近年来,由于河北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到位,民政部门真抓实干,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省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接近3万个,覆盖率超过60%。河北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列为《河北民政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河北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河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把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并将其列为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十五件实事之一,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目前,仅省级财政用于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资金已经突破亿元。   截至目前,河北省在不断完善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面已形成三种模式:完善提高以肥乡县为代表的“普通互助”型建院模式,即遵循“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办公室、旧学校、旧厂房、文化活动大院、幼儿园和租用民房等改扩建为互助型幸福院;总结推广以康保县为代表的“资源整合”型建院模式,即按照“资源整合、项目统筹、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方法,有效利用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在中心村建设区域性的农村互助幸福院,辐射周边行政村和自然村;倡导发展以巨鹿县为代表的“医养融合”型建院模式,即农村互助幸福院和乡村卫生院(室)配套合建,资源综合利用。    医养结合惠民生

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在广平县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河北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资源有机融合,2014年10月,河北省民政厅与河北省卫计委联合印发《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办法的通知》,鼓励有医疗服务需求和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申请,全部由县级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优先审批和登记注册。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制度,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护理康复服务提供保障。合理规划配置养老医疗服务资源,推动全省医疗卫生资源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结合,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加强老年病科、康复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建设,逐步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2015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给邯郸市广平县后南阳堡村卫生室“最美村医”刘贵芳的回信中指出,为群众提供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是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勉励刘贵芳创办的养老院走出新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就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分别作出批示。河北省民政厅积极研究政策举措,对其加大资金支持,派员帮助他们完善规章制度,提升消防安全,完善生活设施。同时,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宣传刘贵芳同志的典型事迹,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认真筛选医养结合试点市县,为普及群众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探索新路径,推进全省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河北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之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有30余家养老机构设置了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张家口市致力于“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服务,在老年公寓设立医院,医院内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及康复理疗科等,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和护理队伍,使老人在养老期间治疗更及时、康复更专业、护理更全面。邯郸市不断探索创新,在全市分类型、分层次、多机制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积极研究制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行业标准,探索建立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情况、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无缝对接程度、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邢台市巨鹿县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机构养老试行办法》,由县政府组织制定全县医养一体总体规划,对新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县民政、卫生、计生、发改等部门积极引导支持“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模式养老机构项目资金整合,在项目可研、立项实施等阶段互相配合,实行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一体立项、联体建设。在新建的养老机构中要有医疗设施、功能,在新建的符合规划的医疗机构中要有养老设施、功能,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的一体化养老医疗机构。   回首过去,岁月如歌,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豪情满怀。   “十三五”将是我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十三五”期间,河北省民政事业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核心任务,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优抚安置、防灾减灾等为主要内容,以城乡社区为依托平台,以社会组织为重要载体,以社会工作为专业手段,以志愿者服务为重要力量,形成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之间有机联系、分工明确、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推进格局,构建起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民政事业体系,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聚正能量,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