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贫困山村的产业脱贫之路

30.06.2017  18:03


前擦岭村村民康丽梅正在运送从养鸡场收集的鸡蛋。 崔涛 摄



在前擦岭村的蛋鸡养殖场里,驻村工作组成员刘志新正在查看蛋鸡饲养状况。 崔涛 摄



养鸡场使用的都是现代化设备,自动消毒,自动喂水喂料,需要的人工很少。 崔涛 摄

  中新网秦皇岛6月29日电(肖光明 崔涛 张帆)“土路变成水泥路,村里还建起了蛋鸡养殖场和光伏发电站。”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娄杖子镇前擦岭村村民康丽梅看来,近两年来,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产业和路。

  前擦岭村位于燕山山脉东段,该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青龙满族自治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70户560人,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名单。2016年以前,该村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

  前擦岭村的村民靠种植玉米、板栗为生,青壮年则纷纷逃离大山,外出打工。高金就是这样一个“逃离”村庄的人。

  出生于1976年的高金没上完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挖煤、修路、盖楼,不足16岁的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后来,他应征入伍,转业之后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国企工作。没过几年,高金下岗了,他开始创业,经过多年打拼,高金渐渐富裕起来,然而他的家乡依旧贫困。

  2011年,高金成为前擦岭村党支部书记,看着村里贫困落后的状况,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成为困扰他的难题。2016年,秦皇岛市财政局驻村帮扶工作组进驻前擦岭村,经过多次调研协商,该村开始制定脱贫计划。

  “对于贫困村老百姓来说,想要脱贫致富,必须要有集体产业和便利的交通。”娄杖子镇党委书记王立军说,近几年来,前擦岭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修路和发展产业。

  “老百姓没有本钱。”高金说,资金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为此,他将自家在秦皇岛市区的商铺抵押,贷款350万,再加上扶贫资金,终于建起了现代化蛋鸡养殖场。

  据介绍,该蛋鸡养殖场总共占地40亩,拥有现代化鸡棚5座,主要业务是养殖蛋鸡和销售鸡蛋,采取“公司+合作社+金融+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以扶贫资金通过专业合作社参股,其余资金由公司筹集,并鼓励非贫困户参股,每年按照参股扶贫资金的10%对贫困户进行分红,并制定扶贫资金退出机制。

  在前擦岭村的蛋鸡养殖场里,驻村工作组成员刘志新和村民康丽梅一起劳作。养鸡场内空气通畅,干净整洁。刘志新说,养鸡场使用的都是现代化设备,自动消毒,自动喂水喂料,需要的人工很少。每天产蛋1200斤,产量还在逐步扩大。新修的公路平坦宽阔,鸡蛋刚从鸡棚收上来就能立刻运往山外销售。

  据刘志新介绍,目前工作组在前擦岭村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村集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和修缮学校。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前擦岭村通往外界的土路全部变成水泥路,还通到了不少村民家门口。无论刮风下雨,村民都能通过平坦的水泥路走出大山。村民破旧的房屋也被修缮一新,村里也新修了排水设施,有效防止了雨季内涝。村里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引上山的水用来浇灌村民的板栗树。村里建起了30亩的光伏电站,投资1000多万建起现代化蛋鸡养殖场。

  这是一个中国最普通的山村,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脱贫攻坚的号角吹起,在精准扶贫的种种利好政策下,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渐成气候,像前擦岭这样的贫困山村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高金算了一笔账,到2017年底,光伏电站能够带来收益18万元,蛋鸡养殖场年底分红16万元,贫困户人均能够增收数百元,完全达到了脱贫标准。未来养鸡场产生利润了,他还打算将村民需要交纳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统一由集体支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