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十年校训蕴含六十余载文化积淀

24.12.2014  10:13

    河北新闻网记者张娜 通讯员胡卓理

    11月24日,河北经贸大学“姚今观教学奖”颁奖典礼上,76岁的老校长、该校本科教育的重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姚今观语重心长地叮嘱师生们:“要继承和发扬老经贸人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优良传统,严谨治学,勤于实践,诚实守信!”其情其景,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十年校训蕴含六十余载文化积淀

    时光追溯到1953年,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石家庄 合作学校成立,后改名为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的前身由此诞生。“我们学校1995年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和河北商业高等专业学校三所高校组建而成,我们称之为三源合流。”河北经贸大学校史馆主任李习华介绍说,三所院校当年虽然没有校训,但教育学生诚信经商、诚实做账的理念却一脉相承。

    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前,经广泛征集和商讨,河北经贸大学最终确定了“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的校训。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纪良纲详细解读了校训的内涵,“严谨为师”取自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应当以教授学生做人为己任,先正其身,严谨而为之;“勤奋为学”,学习之事不能容半点虚伪与骄傲之心;“诚信为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纪良纲看来,“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的十二字校训,既是对如何做学问的要求,也是对如何做人的训诫。经过岁月的浸润与磨砺,十二字校训已成为经贸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

    校训精神照拂经贸人

    在河北经贸大学,“泡图书馆”已成为经贸学子的学习常态,设有7200多个阅览座位的图书馆常常“一座难求”。拥有19000多名在校生的北校区,日平均入馆量11000余人次。“每天早上7点半,门口已排起长长的队伍。”该校图书馆馆长吴国英说。

    “无信不立,无诚不行。”作为一所以培养财经类和管理类人才为主的高校,河北经贸大学将“诚信为人”列为校训之一。河北经贸大学市场经济学院毕业生杨飒今年6月底毕业,读大学期间因家庭贫困贷款5000元。12月9日,杨飒连本带息把5100多元打到了学校的账户上。在河北经贸大学,主动提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蔚然成风。该校党委副书记马振远说,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恶意拖欠或逾期不还助学贷款的“赖账”事件。

    专题: 善行河北·善美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