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河北精彩故事】“港口蜘蛛侠”——石小林

21.01.2015  16:50

说起“蜘蛛侠”,大家想到的电影中借着蜘蛛丝飞檐走壁救人于危难中的侠士,而在秦皇岛港七公司,有这样一个人被大家称为“港口蜘蛛侠”,不过他解救的不是危难人群而是出了故障的大型机械。

在秦皇岛港七公司的翻车机房里,20多米高、50米长的巨大翻车机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机械臂紧紧抱住三节满载电煤的重载车厢旋转180度,总重600多吨的庞然大物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在令人生畏的钢铁巨兽面前,石小林轻松自如,时而爬上钢架细细检查,时而钻入机器内部观察零件运转。像蜘蛛侠一样围着设备转,已经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就在现场摸爬滚打,再赶上哪里有问题,可以说一宿都不回家。

秦港七公司的三台翻车机每天创收近500万元,每停转一分钟都是巨大损失。石小林作为设备维修保养负责人,以超出常人的耐心和细致精心侍弄着这些设备。2001年,石小林像往常一样,趴在高高的设备上,一寸一寸的进行检查,突然发现了设备主梁有一处开裂。事后所有的同事都说,这处开裂是在设备的隐蔽部位,又被厚厚的煤尘覆盖,能发现问题多亏了石小林的火眼金睛,“翻车机主梁寿命是10年,当时才用了3年,也没想到能出故障,另外故障的地方在箱体里面,也就是靠着认真细致,发现还算及时。

凭着多年的维修经验,石小林判断这次设备故障属于设计缺陷,果然时间不长,其他设备也发生了同类故障,被胸有成竹的维修工人一举拿下。

石小林:后来发现我们的三号翻车机也存在这个问题,这次发现要比第一次早,因为我们有经验了。

这次隐患的及早排除,对公司安全生产意义重大,石小林因此受到董事长特别嘉奖。

成为蜘蛛侠,光像蜘蛛还不行,石小林的对技术改造的钻研劲儿让同事们心悦诚服的称他一声大侠。进入这个岗位17年来,石小林主持参与了大大小小上百项技术改造革新项目,成为名符其实的技术掌门人。有一次,别人的几句话让石小林走了心,“那个时候,每个月有1-2个液压泵损坏,那时候没办法,设计就是这样的。当时我去物资科领泵,科长跟我说,能不能想想办法啊,这泵老这么坏也不是事儿,一个几十万,进口泵还得半年多的进货周期。

几句闲聊天,石小林却如同中了魔咒,一头扎进了技改项目中,几个星期下来还真就解决了问题,“有时候在班上一滚就是两三天,问题不解决,不愿意,不舍得离开现场。经过研究,加了一个散热器,用上这个之后,直到我们改造,泵也没坏过。

因为技术高,乐于助人,港口各单位招聘新工人后,都点名要跟石小林实习。如今石小林的弟子、师弟已经遍布全省各个港口,不少人都成了本单位的技术大拿。

2014年12月29日,石小林被国家人社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代表全国各行各业的300名能工巧匠上台发言。

在秦港七公司卸车部部长刘峰看来,石小林和他率领的团队让翻车机保持了99.7%的完好率,在港口设备运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港口坚强柱石,“现在的翻车机,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能达到99.7%这个数,真的是一项奇迹,达到这样的绩效,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