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确保“先照后证”改革顺利实施

18.09.2014  15:54

      本报讯(记者 王秀恩)河北省工商局日前要求全省工商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座谈会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先照后证”改革的工作部署,从明确监管责任、健全监管措施、强化工作保障方面细化工作要求,梳理监管清单,扎实稳妥推进改革。
 
      为确保“先照后证”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河北省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研究通过了《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监管清单》,从9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实施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

      《实施意见》要求工商部门和各审批部门做好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的衔接工作,优化市场主体登记程序,严格规范审批行为。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行业主管与后续监管相一致的市场监管责任机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快转变监管方式,通过建立监管清单制度、制定监管实施办法、建设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等,形成审批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监管、综合监管相协调的市场监管机制,并强化工作保障。

      《监管清单》区分不同情况确定改为后置审批事项的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工商部门自9月1日起,对31项改为后置审批的事项,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不得再要求申请人提交许可证件。要求市、县级政府明确事中事后监管部门,确保工作有序衔接,顺利实施。

      河北还开发完成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将领取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信息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供相关审批部门、社会公众查阅和监督。目前,系统已公示2000多万条市场主体的登记、备案信息,日均点击量达32万人次,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交易对象和相关部门获得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满足了改革对登记管理和信息公示的需求,为实行“先照后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