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评果品 河北省45单位“称王”

28.09.2015  12:56

  9月26日下午,由京津冀林业部门在十九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联合举办的“京津冀名优果品擂台赛暨果王评选活动”揭晓, 经过评委会评审,最终共评选出“果王”单位51家,其中北京、天津地区荣获“果王”称号的有6家,河北省获得擂台赛“果王”称号的有45家。

  这次评选活动参赛产品总数量达到668个,参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林(果)场数量达到286家;比赛类别中增加了文玩核桃、仁用杏、花椒等特色产品。今年评委会专门邀请了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专家评委和京津地区评委,评选增加了比赛者参与投票的环节,使评审结果更具权威性,更加公正合理。

  本次参赛产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参赛单位为龙头企业和果农合作社等独立法人单位;参赛产品必须具有注册商标和品牌;参赛产品必须达到无公害质量安全标准。同时,评选标准从外观的单果重、着色、果面、果形及内在的含糖量、风味、口感、硬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集中展示京津冀林果产业发展新成就。

  河北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河北鸭梨、京东板栗、金丝小枣、黄骅冬枣等一大批名特优产品,久负盛誉,驰名中外。全省果树总面积达到2700多万亩,居全国第1位;果品年产量达到1500多万吨,居全国第2位。晋州鸭梨、赞皇大枣等23个区域特色果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赵县、沧县等44个县(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名特优之乡”,数量居全国之首;培育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大批知名品牌。果品京津市场占有率45%以上;梨出口占全国的40%,板栗出口占全国80%。全省1/3的农村、1/4的农民从事果品生产经营,集中产区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林果产业已成为全省农业三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我省荣获“果王”称号的45家单位中,获得苹果王的有8家、梨王13家、枣王4家、核桃王5家、葡萄王6家、桃王3家、板栗王1家、麻核桃王5家。具体名单可登录河北林业网查询。

  去黄骅摘冬枣

  第13届黄骅冬枣文化节暨秋季旅游节9月30日开幕

  本报讯(记者 于海宁)创办于2003年的黄骅冬枣文化节将于9月30日拉开第13届的大幕,为10月黄金旅游季剪彩鸣锣。节日期间,黄骅市将组织原始枣园观光、生态冬枣采摘、冬枣电商座谈、冬枣文化论坛等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开展“黄骅有多美、我来告诉您”、“网友影友文友游黄骅”等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

  黄骅是“中国冬枣之乡”,聚馆古贡枣园1000亩,园内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067株,其中树龄600年以上的198株,最古老的一棵“嫡祖树”已有76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是我国冬枣树中的“活化石”。以聚馆古冬枣为嫁接母树,黄骅市冬枣种植面积现已发展到30万亩,冬枣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并成功进入国内航空食品配餐领域,冬枣及冬枣加工产品先后打入了日本、东南亚、北美市场。

  今年的冬枣文化节将持续一个月,着重拓展节庆旅游市场,整合推出美丽黄骅旅游专线,涵盖城市风光、美丽乡村、渤海海鲜、大洼美景、历史古迹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京津冀等地区的自驾游、周边游:到千亩原始枣园里摘“国保”冬枣、赏麒麟圣舞,到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旅游示范村去体验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怀旧民俗,到海盐博物馆、郛堤城、古贝壳堤追寻历史文化遗迹,到南海公园、大学城、新城核心区、黄骅大港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预计今年黄骅冬枣产量将达到6000万公斤,综合产值近10亿元,冬枣种植加工业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民致富的绿色黄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