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展》感悟

26.11.2014  17:49

      历时5天的第1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以“高端、智能、绿色”为主题的本届工博会,紧扣世界产业发展热点,聚焦自主创新,聚焦“四新”经济发展,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吸引了境内外观众12.1万人。
 河北省政府组织、省工信厅主办、省机械行业协会承办的本届工博会《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展》以“自主创新 高端制造 转型升级 跨越发展”为主题,突出了“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智能高端、产研融合”的特色,荟萃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领先技术、前沿产品和优势企业,为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提供了一个产品展示、技术交流、贸易洽谈的最佳平台。展场组织有序、客商云集、洽谈活跃、成果丰硕,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一、展会创新点突出、河北制造优势凸显
      1、“支柱”行业展会得领导重视,创新亮点得充分展示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办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顶级盛会。在这样一个中国国际顶级专业平台上,河北省政府已是第九次组团参展。按照省政府批示要求,成立了以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为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国占、省工信厅厅长王昌为副主任、省工信厅刘永亭副厅长、段润保副厅长,省发改委高俊钊副巡视员,省机械行业协会冀纯堂会长为委员的河北展团组委会,组建了省工信化厅刘永亭副厅长兼任主任、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省工经联、省机械行业协会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的组委会办公室。受组委会委托省机械行业协会负责工博会筹备工作。
      在省领导及组委会的支持和领导下,为了紧扣“自主创新 高端制造 转型升级 跨越发展”主题,充分展示河北省装备制造行业“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智能高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力及创新成果,组委会办公室创新工作思路,从3月份开始,通过对特色产业重点调研、重点企业现场调研、科研成果筛选调研的形式,先后走访了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唐山、邢台等六个地区的相关行业、企业及河北工大、燕山大学、清华大学等,集聚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40家企业的67种(类)产品。根据产品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最终筛选了33家优势企业的58种(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具有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等特点优势产品参展; 编印了《201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河北展团会刊》;制做了重点企业宣传片;设计制作了37块展板,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有中生新” “无中生有”的创新成果,彰显了我省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基地支撑、龙头带动、品牌引领、集群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唐车调研

戴卡调研

河北工大调研

      11月4日,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省工信厅厅长王昌、刘永亭副厅长等率河北展团巡视2014工博会《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展》,检验了河北展团的组展工作,巡验了优势企业的高端产品,热情洋溢的询问企业情况、产品性能、市场前景、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参展企业认真地回答展团领导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现场充满信任、和谐、相融、热烈的气氛。特别是在《创新方法云计算现场体验区》和《建筑安装机器人现场展区》,张杰辉副省长详细询问情况,热情的倡导“产、学、研深度融合,高端装备一定要在河北落地开花……”。现场互动热烈,来自各市的河北展团代表纷纷盛邀组织对接,力推高端装备落地、开花、结果。





      领导的关心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参展工作人员的接访热情,周到地接待每一位寻访客户。据不完全统计,河北展团平均日寻访人数达16000多人次,展会期间共发放各种宣传材料近5万余份。参展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接待着每一位寻访者,受到了中外寻访客户的高度赞扬……。
      2、河北展场主题鲜明、自主创新亮点纷呈
      亮点一:《“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的展示
      唐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发祥地和摇篮,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自主创新研制的CRH3型高速动车组和新一代CRH380BL型高速动车组先后创造了3个“中国铁路第一速”,唐车构建了以铝、钢车体材质为主导的高速动车组、城轨车、普通客车、特种车4个系列的产品制造技术平台,设备通用化、工装柔性化、模具专业化,管理信息化、技术和规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唐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秉承“接轨世界、牵引未来”神圣使命,在“十二五”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目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框架下,率先提出了综合现代信息通信、智能控制、交通节能环保、人机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使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等交通方式科学合理地多式联运、互联互通、无缝衔接,为城市提供的“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实现城市交通五大转变:即:一是运输方式由相对独立向综合高效转变;二是出行结构由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并行向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转变;三是交通服务由保障型向优质服务型转变;四是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五是交通排放由高耗低效向低碳环保转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亮点二:《汽车轻量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展示
      中信戴卡作为国内第一家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从2008年起,铝车轮产品销量一直蝉联世界第一,成为了第一个且是目前唯一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100强的中国企业;建立了欧洲技术中心、日本技术中心、北美技术中心,完成全球研发布局,做到24小时无间隙研发设计,保持制造技术国际领先性;拥有了国际领先的铝合金车轮制造铸造工艺生产线、铸旋工艺生产线、锻造工艺生产线,其中,差压铸造为其独首创,是全球首家采用该技术大规模生产底盘零部件的企业;凝聚了自身智慧及先进技术,为行业提供装备、模具整体“智造”解决方案,引领着行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完成了全球市场布局,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标致-雪铁龙、雷诺-日产、菲亚特、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马自达、现代、一汽、上汽、东风、广汽、北汽、长安等配套供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全球市场的为18%。
      面对未来,中信戴卡秉承“凝聚、融合、创新、共赢”的企业理念,践行着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化“智造”的转变,坚持做强车轮主业,做大非车轮业务,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核心技术的轻量化零部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亮点三:《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一站式服务》展示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也是全球光伏行业领先企业之一。英利在全球设有30多个分支机构,以全球经营实力及经验为后盾,为各地客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
      目前,已有超过4000万块英利组件(超过10GW)在全球范围内运行,涵盖: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南非、 墨西哥和美国等50个国家。
英利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及系统集成配套产业链,产品包括高品质的太阳能组件、光伏逆变器、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监控系统、光伏支架等产品,整个系统实现了最佳配置,运行稳定、高效。
      英利打造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暨一站式服务,向广大客户提供了 “客户咨询-申请并网-现场考察-系统设计-EPC总包-融资服务-售后服务”一站式系统服务。只要客户访问英利的某个服务站点,即可享受到英利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一步到位,让客户轻松舒心用上绿色电力。
      英利的使命是: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的绿色电力。

      亮点四:《创新方法》助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创新方法第一次迈进工博会,贴近行业、贴近企业。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已形成了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科研团队,2011年被科技部评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2012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IKC(创新知识云平台)是企业级的创新方案启智、国内唯一的融创新理论与方法、创新知识共享、创新资源关联等多维一体化辅助创新设计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国际先进水平。它致力于协助解决研发思维产生、方案完善和工作原理等技术问题的落实。广泛应用于铁路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化学工业、国防、电子、能源与动力、环境工业、设备制造、家用电器、信息技术、石化工业、铁路与铁道车辆、船舶建造、钢铁与冶金、电信等领域,是研发工程师、研发管理者、知识工程师、科研人员的创新利器。
      IKC主要包含创新设计工具(IKC-D),创新思维扩展(IKC-T),系统分析工具(IKC-A),创新设计者园地(IKC-F), 面向创新知识云的功能检索(IKC- S)五大功能平台。以TRIZ理论为基础,从问题描述;问题分析(功能分析、根原因分析、资源分析、冲突区域分析确定);问题转化为TRIZ标准问题模型;应用相应的发明问题解决工具:冲突问题解决理论、技术进化路线、技术成熟度预测、科学效应知识库、专利检索等,获得具有可借鉴性的知识和解决问题思路。设计者可沿循解决问题思路,结合专业和具体领域问题,快速完成产品创新设计的概念设计,加快了创新设计过程,缩短创新设计周期。
      《创新方法》是“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的助推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亮点五:立足“无中生有”,建筑安装机器人一枝独秀
      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建校111年来,学校秉承“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从严执教、从严治学,逐步形成了“工学并举”的鲜明办学特色,坚持以服务冀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建设为主,积极辐射全国,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校协助渤海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园区”, 与省内所有设区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唐山市联合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与新能源发展研究院”,与沧州渤海新区签署“区域-大学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唐钢、保定天威等80多个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近1500项科技成果在全国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应用或产业化,创经济效益过百亿元。
      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及自动化研究所展出的系列建筑安装机器人,在安装作业中采用结构光视觉对待安装板材与已安装板材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检测,通过动态视觉伺服导引操作机械手完成安装,系统设置了超声波、激光测距、双轴倾角等多种传感器,完成车体避障、机械手定位、板材姿态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
      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及自动化研究所自主开发研制的系列建筑安装机器人,填补了国内建筑装修机械化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安装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了安装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可促进建筑安装行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
      面向建筑装修装饰行业的系列建筑安装机器人具有每年近2万亿产值的应用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亮点六、京津冀协同发展,通用装备跨越创新
 借助北京的研发力量,让创新成果在河北形成产业优势,是河北通用装备走出低谷,抢占高地的有效举措。廊坊恩希机床公司、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公司、廊坊安德建奇数字设备有限公司、唐山晶玉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冀东装备公司等企业生产的直驱式全数控滚齿机、数控雕刻机、精密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精密多线切割机、无爆破采矿设备等在技术上具有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
 直驱式全数控高效精密滚齿机是廊坊恩希机床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的最新产品,结构上采用了先进性的同步主轴电机直接驱动滚刀,力矩电机直接驱动工作台,取消了包括蜗轮副在内的全部机械传动链,提高了滚刀和工作台的转速和运动平稳性,实现了高效率;滚刀轴和工作台的位置反馈元件同轴安装、全闭环控制,实现了高精度,加工精度可达6级,生产效率比传统机械式滚齿机提高5-10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公司生产的精雕CNC系列雕刻机以高速铣削技术(HSM)为基础,最为擅长小刀具高速加工,适合各种精细、复杂模具和高精度产品的加工,是小刀具铣削、钻削、磨削工艺难题的理想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八大系列100多个型号的精雕机,有7项产品被认定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1项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为“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发的控制器与智慧型纳米级脉冲电源,实现了最大稳定切割效率、最佳表面粗糙度,利用云端控制技术,实现了机床远端监控,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唐山冀东装备公司研制的无爆破采矿设备适用于露天矿山开采,彻底改变了传统炸药爆破的开采方式,有效减少矿山扬尘,提高矿石开采效率,为矿山开采提供了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型武器
 ……。

 
 

      3、现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扣需求,效果甚佳
 在2014工博会《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展》上,我们采取现场推介、技术讲座、现场对接、学习对标的等形式组织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现场推介会》、《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研讨会》和《走出去——学习对标活动》。
 2014工博会《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展》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推介会在W4馆的河北特装展位上召开,来自新华社、东方网、中国工业报、河北省电视台、河北日报等10家媒体记者及专业客户、专访用户等76人参会。,
 会议由省工信厅外经处处长崔朝蓬主持,省工信厅装备处处长王志江介绍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概况,省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闫瑞祥就本次参展企业的优势产品进行推介,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英利集团等就园区发展、“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汽车轻量化一体解决方案、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及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等产品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推介,为了提高推介的力度和效果,省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闫瑞祥还引导来自全国的媒体记者、专业客户、专访用户到河北展团特装展位进行专题推介,收到了较好效果。

 
 

      根据行业需求,2014工博会《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成果展》上,组织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参展企业的技术高管、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共计42人。
      会议由河北省机械行业协会闫瑞祥秘书长主持,省工信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张全贵致开幕词,燕山大学艺术学院陈国强教授做了《工业设计基础知识讲座》,深入探讨了高端装备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石家庄铁道大学池建斌教授做了《参展展品的工业设计提升建议》,深刻解析了参展展品工业设计的潜力和实效价值。
      座谈结束后,专家教授与参展企业针对参展展品进行了现场面对面的对接咨询,有针对性的对参展企业的产品进行点评,提出宝贵的建议。
      对接现场热烈而深入,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及自动化研究所的师生、恩希机床、英利集团、安德建奇数字设备制造等公司纷纷提出合作的意向。

 
 

      中国国际工博会是我国工业经济领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的展览盛会,知名品牌、高端产品、前沿技术、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推出了世界热点技术,汇聚了行业领先企业,彰显了现代工业世界级水准,搭建了比、学、赶、超平台。
 我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企业,参加了“201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4数字化制造技术高峰会议”、“2014金属切削高层论坛”、“中国工业及自动化市场分析与亮点展望”、“装备制造业形势研讨会”等。廊坊恩希机床公司、河北工大机器人及自动化研究所、河北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参展企业在这个现代工业世界级展示平台上,采取产品观摩对标、信息沟通对标、论坛学习对标的形式,对标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寻找比学赶超目标;对标学习为产品的创新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确立了新的提升目标。
 现代理念的产品、真切可见的展物、内容丰实的推介、形式创新的对接、对标活动的集中融合,产生了巨大的现场反响和会后效应。
 二、创新成果得充分展示,展会现场得成果丰硕
 本届工博会展馆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多,专业人数最广的一届展会,据不完全统计:河北展团平均日寻访人数近两万人,获得有价值的专业信息6000余条;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受理的140家单位的216个展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创新奖;河北展团第九次获优秀组织奖。

 

      参加展会,重在效应:英利集团与江苏新能源科技公司、俄罗斯能源科技公司、北京远方、青岛吉尔佳贸易公司、东方海外物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双玻车顶组件定制意向,商定会后考察合作;与SINOMATION ELECTRIC Ltd及中大集团达成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合作意向;
 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中心与日立公司及上海仪器仪表公司初步达成意向,其合作意愿及方式将进一步接触和洽谈;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开发的建筑机器人属国内首创,展会期间,备受客户关注,与河北省6个设区市建立联,约定会后进一步产学研合作对接。有行业专家预言,这项“863”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开花、结果产业化后,面对每年近2万亿产值的应用市场,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用言表。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纯电动城市物流轻客车倍受青睐,现场前来咨询的客商络绎不绝,很多客户表达了签购的意愿,面对如此市场需求,年产能只有10万辆的企业有点捉襟见肘,需尽快提出技改方案,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安德建奇数字设备有限公司经现场深入洽谈,与昆山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精密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的销售合同;与上海电气集团福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检验中心、正泰电气等23家客户约定会后现场考察,签订设备购销合同;
 恩希机床与中国北车南口机车齿轮厂签订两台31100型数控滚齿机、与大连机车厂签订一台31125型数控滚齿机的销售意向;
 精雕公司、晶玉科技等企业与多家企业提出销售意向。
 ……。
   据不完全统计,展会5天实现成交额、达成交易意向共计3.2亿元,展会效应拟对河北装备制造业年度拉动额逾百亿元。
      

河北省机械行业协会
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