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摘编)
近日,《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提出到2020年,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三个突破、两个提前、一个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加速农业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兼业型向规模专业型转变,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通过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河北成为京津最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大基地。
——智慧农业构建取得突破。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现代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精准化生产、透明化管理、高效化经营、便捷化服务及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种养加”及营销物流模式成为全省农业发展新业态。
——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建成环京津中央大厨房、环京津一小时农产品物流圈。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1,再造一个“河北农业”。构建起以九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华北重要的农产品物流基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亿人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休闲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提前实现目标。提前实现农业部要求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实现农业用水负增长。耕地基础地力等级提升0.5个等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成为京津冀农业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大屏障。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0元,为2010年的2.85倍,年均增长9%,高于全省GDP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特色产业扶贫任务全面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基本形成现代农业新格局。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完备、生产技术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经营规模适度、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新格局。环京津冀都市现代农业圈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游。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一环四区一带”
《规划》提出,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一环四区一带”,即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圈,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黑龙港生态节水循环农业区,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区,坝上绿色生态产业区和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努力构建特色鲜明、良性互动、逐级带动的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圈:包括环北京、天津的27个县(市、区),重点强化蔬菜水果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奶、蛋供给保障水平。建设“农业硅谷”。打造农业信息化高地。建设“中央厨房”供应体系。建设高效便捷物流体系。加快休闲农业一体化进程。
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包括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53个县(市、区),以高产高效优质基地型农业为主攻方向,突出优质高产、加工物流功能,建成粮食、蔬菜、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提高京津冀都市群“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
黑龙港生态节水循环农业区,包括黑龙港流域37个县(市、区)。以高效节水农业为主攻方向,突出生态修复功能,强化“以水定种、以种定养”发展思路,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广耐旱作物和品种,推进“粮改饲”、“棉麦双丰”等种植模式,实施棉花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商品粮、棉花生产基地和畜禽、盐碱地水产养殖基地,打造国家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区,包括冀北燕山山区和冀西太行山山区29个县(市、区),以生态保育型农业为主攻方向,突出生态屏障、农民增收功能,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工程,抓好沟域经济,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现代农业、扶贫开发、休闲农业、生态建设综合发展示范区。
坝上绿色生态产业区,包括冀北坝上和接坝地区5个县及沽源、察北、御道口、康保、鱼儿山5个国有牧场,以种养结合的草原特色农牧业为主攻方向,突出生态涵养、农民增收功能,建成优质绿色生态奶源生产基地、高原特色有机农产品供给基地和高原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建设马铃薯产业化基地,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开发产业化。建设夏季蔬菜供应基地,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发展休闲旅游度假区。
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包括沿海12个县。以优质水产品生产为主攻方向,突出精品生产功能,以发展生态高效健康养殖和开展资源增殖为主线,推动宜渔资源规模化开发,建设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发展远洋远海捕捞,实现海、滩并重,养殖、捕捞、加工(出口)并举,建成京津冀特色水产品供应基地和特色水产出口创汇基地,拓展提升休闲渔业。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挖掘发展优势
《规划》提出,按照“调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思路,构建起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稳、调、扩”为重点,调优种植业结构。“以水定产”,在稳定粮食产能前提下,适度调减小麦、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蔬菜、饲草、中药材、食用菌、水果等经济作物。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要求,促进种养结合。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在农区实行“以养定种”;在山坝地区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实现“以草定牧”,增草增畜。以“稳猪禽、强奶业、扩牛羊”为思路,调优畜牧业结构。稳定猪禽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草食畜牧业比重,打造奶业强省。以“特色发展、健康养殖、生态保护”为路径,做精水产业。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健康养殖基地,强化渔业种质资源与环境保护,生产特色水产品。以“强龙头、建园区”为抓手,发展二三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
一、调优种植业
(一)稳定粮食产能
按照“河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产能的基础。加快改造环渤海地区的盐碱地和黑龙港地区的中低产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以产粮大县(场)为重点,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育制种基地,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成为现代种业发展的主体。实施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突破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通过开展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快优良新品种和配套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生产向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节本增效方向发展。
(二)做强蔬菜产业
立足于服务京津冀1.2亿高端消费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构建生产标准化、栽培设施化、品种特色化、质量可追溯、产销一体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实现稳量增效。加快建设25个蔬菜大县和集中产区,形成区域性标志和品牌,到2020年,蔬菜生产规模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9000万吨。
(三)做大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加快建设太行山、燕山、冀东、冀中南优势水果带;以“突出错季抓周年、完善设施创品牌”为重点,加大设施改造力度,大力提升菇棚自动化、工厂化周年生产和标准化水平。以建设安国中药都为引领,打造一批生产大县、发展一批道地品种、引进一批中药企业,优化区域布局,为建设中医药强省打下坚实的药源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巩固优势区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油料产量和种植效益。
二、提升畜牧业
(一)稳定生猪家禽业
壮大种猪、种鸡业。推进企业集团育种和联合育种,以企业为主体,提升联合育种、种畜禽生产、新品种培育、性能测定等能力,打造环京津畜禽种业高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本实现冷链化流通和一体化管理。
(二)做强奶业
到2020年,奶业实现从数量扩张到产业实力整体增强的转变,牛奶产量实现持续增长,成母牛年均单产水平达到7吨以上,生鲜乳质量显著提高,奶源生产和乳品加工利益联结日益紧密,实现奶业大省向奶业强省的转变。
(三)扩大肉牛肉羊业
基础母畜存栏逐步恢复和发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肉羊出栏2600万只,肉牛出栏350万头。
三、做精水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以养为主,养殖、增殖、捕捞、加工、休闲协调发展”的方针,到2020年,水产品供给能力稳定在135万吨左右,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左右,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总数和功率数基本控制在“十二五”期末水平。
四、壮大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行动计划,围绕重点优势产业,以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龙头企业规模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大企业、大基地、大项目、大品牌的带动效应,重点打造小麦、玉米、乳品、肉类、食用油、蔬菜、果品等产业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重点培育和支持100家领军企业,重点培育100个销售额超1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形成联盟,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五、培育休闲农业
努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携手冬奥两大历史契机,进一步壮大休闲农业规模,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景观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和创意创新。在发展方式上推进由单一的农家乐为主向多元融合的园区转变,由初级观光休闲向创意体验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组团式、线路化发展转变,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到2020年,实现接待数量1亿人次、带动就业1500万人、年收入200亿元。
六、打造农产品物流基地
突出服务京津,着力构建“一圈、两翼、多节点、双通道”的农产品市场骨干网络。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以功能集聚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绿色便捷的区域性市场、田头市场为基础,以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等新型市场为重要补充,产地销地市场相匹配的业态多元、互动有效的市场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动力转换
针对提质增效转方式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建立起“良种、良法、良田、良机‘四良’配套、互联网助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设施装备支撑,推进农业信息化。科技贡献率达到6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农业信息化率达到52%,种业成为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一、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挥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鼓励校企、院企联合,搭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平台;在继续稳定支持现有11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基础上,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适当增加各创新团队农产品加工等急需岗位的补充设置,并新增谷类、薯类、油料、果品、肉羊(鸡、牛)、贝类等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力争到2020年实现创新团队覆盖全省主要优势产业;根据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北部生态农业区、山前平原粮食主产区、黑龙港流域节水农业区、沿海特色高效农业区和太行山山地经济区5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合力打造创新资源共享、创新目标协同、创新任务明确的创新平台,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能力。
推进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以“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农业高等院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首都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等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快构建三地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机制,搭建平台、协同研发、交流人才、共享成果。在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等地建立一批京津科技产业园,在廊坊、承德、邯郸等地建设一批区域性技术市场,促进北京、天津的技术成果在我省市场转化。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承接国家体系的创新成果,针对全省农业发展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围绕节水农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种质资源创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机械化集成技术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农药化肥减施、畜禽科学饲养、渔业健康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化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
(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建立定向专业、定期培养、定向服务的基层农技人员补充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农技人才待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骨干知识更新培训。
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加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财政保障,强化科技推广单位硬件建设,增添更新设备仪器;建设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进一步丰富服务手段。
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推广“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建立健全省、市、县(农场)、乡、村五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整合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资源,相互协作,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技服务模式;支持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有偿服务,拓展农技推广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效率;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试验示范基地,打造农机展示推广平台。
二、壮大现代种业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谷子、棉花、花生、甘蓝和西甜瓜等优势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现代特色种业强省。
(一)构建新型种业创新体系
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促进企业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盟;组建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油料、蔬菜、杂粮等7个育种协作团队,围绕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二)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建设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10个农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与20个育种创新基地,建设完善13个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试验站和52个卫星试验点,在海南建设1个省级育繁种基地。
(三)培育扶持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
鼓励种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育种能力,支持优势企业并购优势科研单位和引进优势人才,促进优质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促进种业资源整合,每个作物培养1-2个国内外种业科技领军人才和育种攻关团队,形成一批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到2020年,全省种子企业销售额突破50亿元,打造5个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四)提升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
科学规划布局优势种子生产区域,支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大县和经济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县建设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设种子生产基地。强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交通方便、能排能灌、耕地质量好、配套设施齐全的种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标准化种子基地面积达到250万亩。提升种子加工能力,在张家口、承德等玉米制种地区建设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在中南部建设小麦、棉花、花生和瓜菜种子加工储藏中心,提高种子精选、加工及仓储能力。
(五)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及种业服务能力建设
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种业监管能力。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建立健全种业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政策机制,界定种业科研成果权属、成果类型和范围,规范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激发科研人员育种创新活力,保护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合法权益,规范种业科研成果交易,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我省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规范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保护测试、转基因安全评价,强化品种审定与保护;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建立种子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扩大企业监督抽查和市场检查范围;加强种子储备调控体系建设,扩大种子储备范围和储备量,增加种子市场调控能力,确保种子市场安全有效供给和灾后恢复生产;加强新品种示范,建设145个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场。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
按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总思路,稳定提升农机化水平。推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完善社会化服务,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2亿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一)进一步提升机械装备水平
引导农机装备研发,支持农机制造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机械化薄弱环节,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机产品。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完善老旧农机具报废补贴政策,引导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逐步淘汰老旧农机具,到“十三五”期末报废农机具达到2万台以上。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推进农业装备向大型化、多功能化转变。粮食生产领域,重点支持大马力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高效植保机械、复式深松整地机等大型节能环保机械;经济作物领域,重点支持温室自动控制设备、蔬菜移栽(嫁接)机、卷帘机、微耕机、微滴灌设备和苗木嫁接、果实采摘等机械设备。养殖领域,重点支持饲草收集处理机械、饲料搅拌、挤奶机、自动清粪机等。农产品加工领域,重点支持烘干、冷链、商品化处理等设施设备。
(二)推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普及重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粮食作物精量播种、播种后镇压、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果树矮砧密植栽培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养殖业机械化,在饲草料收集、加工、饲喂,产品收集、转运、粪污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升我省养殖业机械化水平。
(三)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搭建河北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农机指挥调度中心,开发农机服务手机客户端,在大型机具上安装北斗终端,为农机手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多种服务。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到2020年全省农机合作组织达到4000个以上。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开展全程农业机械化试点示范
在环京津、山前平原、黑龙港、两山、坝上和沿海六大区域,选择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好的县,开展全程农业机械化试点示范,优化农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投入力度,建成一批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片,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示范带动周边区域机械化水平提升。
四、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围绕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薄弱环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设施种养业,完善加工流通设施,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基础。
(一)加强农田设施建设
开展土地整理,提升土壤肥力,完善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的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678万亩。
(二)发展设施种养业
按照“扩规模、优结构、强技术、重管理”的思路,多渠道增加设施种养业投入,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
(三)加强加工流通设施建设
加快农产品烘干、分选、仓储、物流、冷链等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改善产地仓储加工条件,提高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减损、提质、增效。
五、推进“互联网+农业”
重点打造“124+”智慧农业生态圈,建设“一个中心”,即河北省农业数据中心;“两大系统”,即12316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农村信息管理系统;“四大平台”,即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和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种植、养殖、综合执法、渔政监管、三资管理、环境保护等若干业务子系统,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到2020年,全省“互联网+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全国领先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打造一个中心两大系统,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用大数据完善河北省农业数据中心,形成全省主要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加工、农业统计、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等七大类信息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互联互通、大数据共享。完善12316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等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集体资产、土地确权登记、耕地流转、土地纠纷仲裁等管理服务;健全渔业信息化平台,完善渔船渔港信息化系统及渔政管理、渔船救助指挥系统升级改造。到2020年,基本建成运行规范、管理高效,覆盖全省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打造农业物联网平台,推进“互联网+生产”。围绕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可控化和全程监管,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技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气象信息观测、温室环境监控、植物生长管理、肥水药精准实施、设施自动化控制等物联网技术聚合应用;推广设施养殖环境监控系统、自动饲喂、疫病诊断与辅助决策等健康养殖管理信息技术,实现健康养殖管理的智能化;推进船舶自动识别、捕捞作业、船舶调度指挥等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提高渔业生产作业的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建设现代设施园艺物联网应用园区50个、畜禽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100个,智能农机合作社300家。
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互联网+经营”。加快培育一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等服务。到2020年,培育一批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规模化智能化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建设1000个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信息采集点。全省主要农产品产地市场实现电子结算。
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推进“互联网+管理”。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建设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和质量信息查询系统,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生产和经营农产品的全程监管,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服务”。搭建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河北分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便捷化。重点建设体系综合业务、智慧农民培育、农技推广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成果转化服务和美丽乡村创建等6个专业云,构建现代农业科教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重点建设1000个村级示范信息服务站,建立健全村级“四员合一”(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农药协管员、农业信息员)队伍。强化农民创业培训,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农业创客2万人,提升农民创业大众化水平;构建河北农业创业园集群,建设10处农业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器,带动农民利用互联网致富,打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素质
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统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组织方式,推进园区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农业园区为落脚点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通过“百园双千农业龙头”+“六位一体产业化经营模式”,示范带动全省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主体多元、合作经营为主转变,基本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主导的农业生产新局面。
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扶持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建立家庭农场认定和注册登记制度,到2020年,重点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00家、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5000家,示范带动全省家庭农场发展到2.5万家以上。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认定1万人。
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扶持种养业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重点扶持建设500家省级示范社。通过财政奖补和项目帮扶、农产品质量认证等,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形成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力量。以土地股权合作,经营权流转等方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公司、建基地,增强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
提升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小麦、玉米、乳品、肉类、食用油、蔬菜、果品、水产品、食用菌、中药材“十大产业链”中筛选100家规模位次靠前、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产品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倾斜、优化服务和资金扶持,给予重点培育,促其做大做强,打造行业领军企业集团。到2020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00家,年销售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
二、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总要求,高起点谋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200个左右万亩以上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市县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基本形成高端设施农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聚集资金、项目、科技和人才等要素,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订单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采取入股、托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种养业、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统筹衔接、紧密联结、复合发展,加快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延伸收益。把农业园区和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把园区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建成新型农村社区,使之成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试验区,在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全省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善省级流转信息平台,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到2020年,全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有明显提升。
创新规模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开展农村土地托管服务,鼓励农民合作社、农机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等组建农村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农户土地从种到收基本生产环节的托管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将农户的承包地集合起来,采取统一经营或统一对外公开出租、转包、入股等,增加农民承包土地的财产性收入。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规范运营、保护权益的原则,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在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地区,以订单生产为主要方式,打造千亩示范点。完善订单的签订和管理办法,提高履约率。把发展订单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壮大订单主体。
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建设专业原料基地。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批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化原料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自建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基地。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为龙头企业定向生产农产品。
开展全产业链经营。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基本方向,全力打造小麦、玉米、乳品、肉类、食用油、蔬菜、果品、水产品等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20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超过1100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
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扶持和有效发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等多种经营性服务组织的作用,重点加大对农村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支持。引导合作组织由生产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合作金融等,开展互助性服务。
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发展股份合作制模式。2016年,力争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覆盖到60%的行政村,2017年基本实现所有村全覆盖。组织开展试点示范行动,从2016年起,全省每年认定100家省级农村股份合作制示范经济组织,2020年达到500家。
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开展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以奖代补、贷款担保、招投标等方式,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可量化、易监管、受益广的农业公益性服务。探索通过项目引导、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到2020年,实现全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覆盖,建立起健全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力争生猪、“三品一标”获证产品实现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质量可控、问题可追、责任可究。确保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
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和突出问题,深入实施专项整治,严防违禁投入品流入生产环节。鼓励农资经营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直供配送,探索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加强农、兽药检测,严厉打击添加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违禁添加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指导农民合理用药,推广物理、生物防治,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
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快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围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鲜活农产品和杂粮、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建立健全以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为重点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标准推广服务体系、生产操作规程应用体系,实现设施、生产、产品标准化,监督检查常态化。
加强示范引领。在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集中连片布局,建设一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整建制推进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6个区域各建设一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每个设区市建设一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有农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在全省建设1万家标准化示范家庭农场和1000家标准化示范合作社。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检验检测设施装备,到2020年建成以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推行档案管理和质量追溯。指导生产者建立健全生产档案,详细记载农(兽)药、化肥及其投入品使用情况,切实提高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建立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对规模化生产主体实行名录管理。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以生猪和“三品一标”获证产品为重点,探索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和质量信息查询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生产和经营农产品的全程监管。
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围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创建扶持一批品牌价值高、综合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对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河北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主体给予奖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强品牌推介与维护。实施“河北品牌农产品”推介行动,大力宣传河北名优品牌,加大力度打击假冒原产地证书、标识等违法行为。
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由高强度利用向节约高效利用方式转变。到2020年,全省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灌溉用水总量、化肥和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地膜和秸秆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
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工程节水。加快实施灌溉骨干渠系衬砌防渗等节水改造,发展管道输水,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输水效率;完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建设喷微灌现代灌溉设施,提高灌溉精度,减少灌溉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效益。在区域内全面实施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加大有机肥投入等,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蓄水纳墒能力。
农艺节水。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镇压保墒、集雨增墒、地膜覆盖等节水保墒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在冬小麦重点产区发展测墒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喷滴灌技术替代地面灌溉技术;在果树和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区全部采用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结构节水。适当调减用水量较大的小麦种植面积,推行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种植玉米、棉花、花生、杂粮等农作物一年一熟制,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在丘陵山区,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积极发展甘薯、谷子、杂粮杂豆、油葵等低耗水特色农作物。在坝上地区,控制蔬菜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燕麦等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管理节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灌溉定额,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合理确定农业用水价格。推广定额累进加价、“一提一补”节水机制和定额管理、有偿用水、阶梯收费节水模式,增强农民节水意识,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快物联网应用,推动智能节水。
治污增水。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在冀中南、冀东北等畜禽养殖密集区域,推广粪尿分离、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减量化;采取发展沼气、就近农田消纳、固体粪便生产有机肥等措施,实现粪污排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开源保水。加大对病险水库治理力度,着力恢复中小型塘坝的蓄水能力,大规模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在有条件地区积极开发地表水,减少地下水超采利用。
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实施节肥工程。一是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二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组织开展新型肥料试验、示范,选择效果突出的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在全省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三是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全省所有县(市、区)主要农作物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四是提升耕地质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地力等级。
实施节药工程。一是控制病虫危害发生。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减少用药。二是推行科学施药技术。推广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蔬菜“四诱”防控等一批科学施药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三是推进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全省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工作。
地膜残留治理。加大政策支持,在全省旱作农业地区,大力推广使用0.01mm及以上厚度地膜,推广一膜多用、适时揭膜、机械拾膜技术,降低废旧地膜机械回收和人工捡拾的难度,提高地膜回收率。
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工矿企业周边、污水灌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为重点,启动重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和农作物与土壤的协同监测,摸清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底数,实施农产品产地的划分和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轻度污染区,选择农艺措施、种植低积累作物等技术和模式;在中度污染区,选择添加钝化剂和阻抗剂、生物修复等技术和模式;在重度污染区,选择限制农产品生产、土壤置换、混合淋洗等技术和模式。通过分类治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优化区域布局。结合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区域特点,科学划定畜牧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适养区要全面开展区域畜禽养殖发展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科学确定畜禽养殖品种、规模、总量,逐步实现畜禽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推行清洁生产。一是推行精细化养殖。选育推广优质高效畜禽品种,开发生猪低锌、奶牛低磷、鸡低蛋白低钾等生态饲料,加强饲养管理、饲料配比,提高生产性能,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推广清洁生产装备。以环京津、环渤海、环省会9市72县为重点,加大规模养殖场改造力度,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技术,配置机械干清粪设备,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的污水收集系统等,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生量。三是加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根据污染防治需要,加强沼气发酵装置、预处理、沼气和沼肥利用、粪便堆肥发酵设施建设。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病死畜禽收集处理体系建设。落实无害化处理经费,建立无害化处理信息监控平台,实现病死畜禽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目标。
四、强化产地环境监测
加强监测机构建设。针对我省各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农业生产方式,在全省主要农业生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工矿企业周边,特别是以滦河、白河、潮河流域,环京津都市农业圈为重点,加强省市县三级农产品产地及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建设,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保证全省各区域产地监测全覆盖。
科学选定监测内容。以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指标为重点,对区域内土壤、灌溉水源、草原等农业资源开展长期定点监测。
推进监控水平提档升级。大力推广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建立网络式、层次化的产地环境数据管理库系统与平台,实现产地环境信息获取的实时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数据库更新的动态化以及信息分析处理的科学化、智能化。
建立农业安全生产督查制度。对化肥、农药、农膜、植物生产调节剂、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定期监督抽查,严控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施用。禁止在划定的禁产区内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
五、推进“三河源”保护治理
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在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地区建立生态涵养防护林,加强现有林草植被保护,开展天然林休养生息,实施封沙封山育林育草、植树造林种草,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功能。对流域内的陡坡耕地和库区周围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已垦草原恢复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以基本草原划定为基础,确定草原保护红线。在坝上地区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推进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促进草畜平衡,恢复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在重点草原区和生态脆弱区,建立自然保护区。
恢复水生生态系统。重点对潮河、白河、滦河、白洋淀地区、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流域内节水、适度引水和调水、利用再生水等措施,增加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水量,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养护力度,促进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改善。
六、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创建
集成示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有效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绿色畜牧业、健康水产、种养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创建,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样板。到2020年,全省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5个,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农牧业试点2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县30个、示范园区200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扩大示范推广范围,稳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项目支撑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到2020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集体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全省90%以上的村实现垃圾有效处理。完成农场企业化改革,打造9至12个区域性大中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培育1至2家农垦上市集团公司。
二、加强农业政策扶持
保持农业投入稳定增长。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机制,推进资金整合。实行差别化农业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推动各类新增补贴向新型经营主体、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倾斜。根据“一圈四区一带”的功能定位,配套出台差别化的区域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建立绿色生态农业补贴体系,在生态涵养保护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和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制定产业转移承接政策,对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重大项目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在土地价格、建设规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及减免。
强化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快建立省级担保机构,稳妥建立市县级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构建覆盖全省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实行贷款优先等激励措施。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推动厂房、渔船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品种和实施区域,提高保费补贴标准。探索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进行融资,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三、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
加大农业资金技术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建设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基地)。在食用菌、蔬菜、果品、水产、肉类加工、肠衣、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如)生产区域,建设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示范作用明显的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基地),深化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农产品出口。
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因地因村因户施策,每个贫困县形成3-5个成片连带的优势主导产业,带动每个贫困户掌握1-2项特色产业实用技术。
大力推广“农民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贫困户”六位一体等造血型扶贫模式,政府投入向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倾斜,向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营规模的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因地制宜推广特色产业引领型、园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牵手扶贫共建型、美丽乡村建设型、沟域生态开发型、金融支持型等十大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五、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工程
聚焦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突出整合做好,启动实施十大重大建设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粮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开展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农技服务体系,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加快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改造,实施保护性耕作,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678万亩。
“菜篮子”工程。加强菜、果、肉、蛋、奶、鱼等“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开展现代蔬菜产业园、优质特色果品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秸秆养畜、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和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提高“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特色产业示范工程。围绕构建我省特色新兴产业体系,重点建设马铃薯主粮化种植、现代食用菌生产、大宗道地中药材种植和高产优质苜蓿生产示范基地,改善生产条件,优先试验新品种、新技术,打造产业链条,带动全省新兴产业发展。
现代种业建设工程。着力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建设种业技术创新条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试验站、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展示示范场、农作物品种改良(分)中心与育种创新基地、畜禽良种和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能力。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聚焦农业用水、农药、化肥、秸秆、地膜、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资源环境问题,重点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试点、农村清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草原生态保护、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转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智慧农业引领工程。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全省农业数据中心、12316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农村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和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种植、养殖、综合执法、渔政监管、三资管理、环境保护等若干业务子系统,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
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条件提升工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植物保护体系、动物防疫体系、渔政渔港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条件。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项,重点扶持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社,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农产品加工物流提升工程。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资金规模、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深入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重点支持十大类优势农产品加工、中央厨房供应体系和瑞谷丰现代农业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以加强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石家庄整市和12个整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0个左右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市县建设1000个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引领全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100个标准较高、管理规范、结构合理、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现代休闲农业推进工程。引导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和乡村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改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农业信息平台,大力培育休闲农业人才,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化、品牌化、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