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幽居寺流失佛首“回家”
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正在查验运抵的释迦牟尼佛造像佛首、佛身。
流失20年之久的我省幽居寺北齐佛首终于“回家”了。3月28日晚11时,这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造像佛首与佛身一起运抵石家庄。继去年在台湾“合璧”展出9个多月,并于3月1日至25日在国家博物馆成功展出后,这尊释迦牟尼佛造像将永久入藏河北博物院。
3月29日上午10时,河北博物院东门。在专业人员的护送下,包装严密的佛身、佛首被依次运下文物运输车,安放到位于河北博物院一楼东北侧的“曲阳石雕”展厅内。
据介绍,为了迎接大佛回归,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展厅已于2月25日闭厅,进行重新装修布展,该展厅内将开辟专门空间,集中展示以这尊释迦牟尼佛造像为首的一批幽居寺珍贵佛教石质文物,用优美深邃的佛教雕刻艺术,唤醒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该展厅将新增幽居寺文物10余件,并采用多种展示手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佛首回归后,大佛能否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备受各界关注。据介绍,经过几轮讨论协商,目前大佛修复方案已经基本确定,专业技术人员将采用曲阳石雕的传统工艺进行修复,修复工作大约要持续20天,真正“金身合璧”后的佛像将于4月底展出。
“去年,得知佛光山星云大师愿意捐回佛首的消息后,我们一直盼望着它能早日回到河北。如今,佛首终于和佛身一起回来了。”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激动地说,该文物代表了北齐皇家佛像雕刻的最高水准,是历年来成功返还的流失文物中非常珍贵的一件。“此次被盗佛首回归,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大事,同时,也开启了我省文物回归的新里程,我们期待着幽居寺另外两尊大佛的流失佛首也能早日‘回家’。”
幽居寺,建于东魏、北齐时期,位于灵寿县县城西北55公里沙子洞村北侧。现仅存一座唐代砖塔,塔内一层原保存了3尊体量较大的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阿閦佛及15尊体量较小的汉白玉石造像,其中的3尊大佛是北齐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赵郡王高睿为其已亡亲属及自身功德而建造供奉。
1992年4月,幽居寺塔内阿閦佛佛首被犯罪分子盗窃。1996年2月,塔内的释迦牟尼佛和无量寿佛的佛首也被盗。1997年,灵寿县文物部门将幽居寺塔内外的石刻文物全部运到了河北省博物馆保管。2013年6月,河北博物院试开馆之际,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阿閦佛3尊佛身在“曲阳石雕”展厅面向公众展出。然而失去佛首的遗憾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
2014年,有信众将一尊佛首造像捐赠给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获悉该尊佛首造像为被盗流失文物,遂发愿将其无偿捐赠回大陆。2014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正式签署捐赠协议。2015年5月23日,在海峡两岸3000多名民众的见证下,佛首造像捐赠仪式在台湾佛光山举行,佛首与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释迦牟尼佛佛身在佛光山实现“金身合璧”,并向台湾民众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展示。今年2月21日,星云大师和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又一起在佛光山举行了盛大的佛首造像回归启运仪式,并于26日由星云大师亲自陪护归来。3月1日,国家文物局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佛首造像回归仪式,并进行了为期25天的展示,期间,共有40万参观者进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