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力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18.09.2015  13:25

 

根据全省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数据显示,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68.66/万上升到2014年  的101.58/万,增长幅度达47.95%,其中城市上升幅度达170.62%。相当于全省每年比1996年多出生缺陷儿33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位居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第一位,也是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由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造成的儿童死亡已占我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27.9%,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出生缺陷的严峻防治形势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12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为促进全省出生缺陷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从三级预防入手,积极组织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在预防神经管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加强一级预防,降低出生缺陷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农村适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全省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从2008年的7.89/万下降至2014年的2.25/万,下降71.4%,2014年起我们又将叶酸项目受益面扩展到全省城乡孕前孕早期妇女。积极推广婚前医学检查,去年10月至今年5月底,全省婚检率达到20.67%,较上年度提高3.06个百分点,着力推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入实施,2014年服务目标人群82.48万人,覆盖率平均达到88.04%。     

二是加强二级预防,提高出生缺陷的检出率。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技术培训、服务监管和网络建设,每年举办1-2期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培训班。2014年,全省产前筛查率达到55.50%,较上年度提高18.48个百分点。今年,着力加强县级产前筛查技术和胎儿先心病超声筛查技术培训,安排县级遗传咨询、影像和实验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临床进修,全省产前诊断产前筛查网络进一步健全。

三是加强三级预防,降低出生缺陷的致残率。进一步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提高疾病筛查诊断能力,为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障碍筛查。目前,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8%,听力障碍筛查率达到88.41%。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省卫生计生委、省残联在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项目,免费为项目地区新生儿提供疾病筛查和康复治疗。2009年以来实施苯丙酮尿症(PKU)特殊奶粉补助项目,累计为全省127名患儿提供了为期3年特殊奶粉救助,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我省儿童先心病、白血病、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等疾病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石家庄、廊坊、秦皇岛、承德等市在三级预防工作中实现了政府买单免费服务。

四是加强社会宣传,强化工作氛围。继去年成功组织实施“9.12”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系列宣传活动之后,今年4月,组织实施了全省“妇幼健康宣传周”活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妇幼保健知识和防治出生缺陷社会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优生优育理念,社会关注和群众参与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