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不忘初心,用生命践行共产党员铮铮誓言——追记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副局长刘伟

01.09.2016  14:06
  本报记者 周 亮  通讯员 齐冠南

  他,在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副局长的岗位上辛勤耕耘15载;他,把足迹踏遍保定的每一条街、每一个角落;他,让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的老人安享晚年、孩子快乐成长;他,临终前还在用短信交代工作,并嘱咐后事一切从简……

  8月19日,当心电图从微弱地跳动变成一条直线时,保定市民政局全体职工意识到,从此,他们失去了工作中的好导师、生活中的好兄长。

  刘伟走了,生命的时钟停在了58岁。

  15年间,两次心脏手术,五个支架,刘伟都挺了过来。这一次,当医生看到他心脏大面积栓塞,几乎停止运转,惊呼道:“你是怎么坚持这么久的?”刘伟笑着回答道:“谁知道!

  但保定市民政局全体职工知道,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的老人和孩子知道,军休干部知道。如果每一块界碑、每一个路牌会说话,它们也知道。让刘伟坚持的,是他对民政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是他不忘初心对党旗下庄严承诺的兑现。

  “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民政事业

  在保定市民政局局长高淑英的眼里,“认真”二字是刘伟最主要的特质之一,“那是因为他对事业有信仰。”高淑英说。

  刘伟的车上常备着一件羽绒服,那是他参加勘界的必备品。保定市许多界桩在深山里,山路崎岖,不通汽车,他就带着人走进去。一些界桩在山顶,他就和工作人员一起爬山勘界。心脏病人怕冷,刘伟穿着厚重的羽绒服也要登顶看看界碑,掌握第一手资料;心脏病人怕累,刘伟带着一把一把的药,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没有迟疑过一次。“心脏做了两次手术,搭了五个支架,一般人谁还这么拼命,但刘局不,他就是这么执着和认真。”保定市民政局政策法规和信息处处长杜密喜说。

  在撤乡设镇工作中,刘伟经常上午输液,下午带队下县进乡。两个星期走遍11个县、17个乡,最多时一天行程超过600公里。正是因为掌握了充足的资料,他和相关处室制定的《保定市“十二五”(2011-2015)发展建制镇规划》《关于撤乡设镇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对近、中、远期撤乡设镇、撤镇(乡)设街道办事处等工作作出科学合理、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安排。

  “干起工作来,刘局就是拼命三郎。”保定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苏建辉回忆起他任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时与刘伟共事的经历说道。由于历史原因,保定市行政区划存在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小马拉大车”的问题。2013年初,市政府要求民政局启动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调研时,刘局把保定市每一条街、每一个角落都走遍了。”2013年7月,4套区划调整和更名方案以及风险评估报告,被提供给市领导参考决策,而后经历了数十次修改。2015年3月,区划调整方案被民政部通知正式走程序,需要在短短2天内准备160份意见、印制6400份文件。如果有半点儿差池,下一次再走程序将不知要等到何时。刘伟不顾心脏搭过支架的风险,带领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两夜两天,对160份意见逐个校对把关,又驱车赶到石家庄市保密印刷。提交当日,刘伟带着6400份文件赶到北京,与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汇合。好消息传来,民政部验收一次通过。48小时没有合眼的刘伟这才在车上酣睡起来。一回到保定,他就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历时两年,顺利完成,刘局功不可没。”高淑英一说到刘伟就泪如雨下,“保定市把区划地名从省级到国家级的荣誉全部都得过,这里面凝结了刘局多少心血啊!

  每次刘伟打算去看病了,但一听到局里有事就马上回来。他妻子也劝他看病重要,可是他却回答:“这是我的工作,我不去谁去。”刘伟经常一到家就倒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连话也不说。“没力气了,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民政事业。”刘伟的妻子说。

  “说起工作来,谁都糊弄不了他

  在刘伟的办公室里,有十几大本厚厚的笔记,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讲话,到各级民政政策、国内外最新民政研究成果,都被他一一摘录,有的还在旁边仔细做了学习笔记。“要多学习”,这是他对民政局工作人员最常说的话。15年间,他先后分管区划地名、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福利彩票、双拥优抚、军休安置、政策法规、办公室。相关政策、制度、标准、条例,没有人比他清楚、熟悉。

  “大家都怕刘局摘眼镜。”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韩玉海说,每次开会汇报完工作,只要刘伟一摘眼镜,就说明要开始发问了,这是他的习惯性动作。“工作根据哪项规章制度,原文怎么说的,他对政策太熟悉了,经常问得我们哑口无言,但大家也都心服口服。

  “怕刘局”是保定民政干部的普遍共识。“因为只要他在,我们不敢有一点儿马虎。”李艳雪在任保定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前,在区划地名处与刘伟共事十多年。“我们下去调研,一天走下来看了多少路牌,他能在最后给你列张单子,告诉你哪里哪里不对。负责组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并兼任中心主任后,他细致周到的品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2014年,保定市第一、第二、第三社会福利院以及农村福利院、救助管理站5个正科级单位,整合组建副处级单位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从院民安置、工作人员安排,到办公场所协调;从固定资产清理,到统一拆装、搬移、存放;从清产核资,到财务移交;从中心法人证书、公章、组织机构代码办理,到财务账户撤销和设立,刘伟带着团队一个一个地攻克难题。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中心一成立就出台19项规章制度,并解决了各单位6个遗留问题。“这都多亏了刘局的细致周到。”李艳雪回忆起往事哽咽了,“这么好的人走了,真是舍不得!

  中心成立后,既要满足民政兜底服务对象的养老需求,又要吸引社会老人入住,但原有院民大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加之养老护理服务水平跟不上,导致异味很重。有人建议将原有院民安置在旧楼居住,刘伟当即否定了这一建议。他还着手对中心养老服务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几天剪一次指甲、几天理一次发、几天洗一次澡、几天换一次床品,被第一次写进制度里、计入考核中。针对陡然增加的工作量,他进一步完善职工激励制度,让工作人员肯干、愿干、安心干。

  楼盖好后,消防验收又出了问题。“院民中有一部分精神障碍和失智老人,出于安全考虑,通常做法是在窗户外安装铁栏杆,这一项就不符合消防要求。”中心副主任王修泉说,“刘局想得周全,对所有窗户进行改造,全部换成从外开关,还特别建立了工作人员统一开关窗户制度。中心现在成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民政机构安全设施建设典型。”让王修泉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中心每个房间都有消防储水桶,刘局来检查工作时会摸一摸水桶。他不明白原因,于是刘伟就解释道:“我摸摸温度,要是凉水,就说明是你们为了应付我检查现接的水;要是常温的,才说明消防储水桶被正确使用了。”王修泉说着佩服地摇摇头,“他在民政工作中用心了,所以谁都糊弄不了他。

  “有老大哥风范,也是个可爱又亲切的人

  “怕刘局”的另一面是“爱刘局”。

  “怕是因为他在工作中严谨认真,爱是因为他在生活中亲切热心,有老大哥风范。”保定市民政局副局长贾亮君说。

  工作中,他充分信任和支持科室工作,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施展才华。苏建辉对此深有感触:“去年10月,我正式跟刘局交接中心的工作,他一直提醒我注意防范财务风险、消防风险。我没事儿了就愿意上他屋里坐坐,跟他聊聊天。

  刘伟的热心肠也是出了名的。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财务科科长田韶辉向记者讲述了让她颇为感动的一件事:“合并之前,5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立的财务,整合后资金账户要取消旧的,办理新的。因我们的工作没赶趟儿,导致财政资金要比平时晚20多天才能到新账户,工资也因此要迟发。当时正值节日,刘局说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大家领工资,就自己拿出10万元给大家垫付工资。班子成员也你5万、他3万地凑了不少钱。虽然最后财政资金按时下拨,没有用到这笔钱,但刘局的热心让合并初期惶惶不安的人心一下子就齐了。

  公事比家事重,别人比自己重。住院期间,刘伟还在病床上发短信安排工作。他对前去看望的同事说:“不要来看我,工作重要。”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后事留下四个字:一切从简。他的讣告上也清楚地写着:不设礼桌,不收礼金。

  一个认真、严谨而又亲切的人,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刘伟工作起来是个疯子!”河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赵丽这样评价刘伟。可就是这样一个“疯子”,在去世后,自发前来送别的人近千人。

  刘伟的一生平凡朴实,没有动人心魄的豪言壮语,没有感天动地的惊人之举,却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凝聚成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骨,将一个民政人的为民情怀洒遍保定的每一个角落。

  斯人已随云水去,风范长存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