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商如何与产业深度融合?

29.02.2016  12:31

近3年来,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狂飙突进。2013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7514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723亿元。2014年这两个数字分别突破1万亿元和1000亿元。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545亿元,同比增长34.2%,网络零售额达1351亿元,同比增长31.3%。今后,我省电子商务如何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经济转型升级和扩大消费的新引擎?

差异化错位发展成就“河北现象

综观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特色十分鲜明,这就是围绕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产业电商平台,走出一条与其他先进省市不同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我省这种差异化、错位发展的产业电商发展模式,被商务部领导和业内誉为“河北现象”。

具体表现在: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载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河北慧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产业带电商化”项目,搭建了100个B2B特色产业电商平台,重点服务我省县域特色产业,直接服务中小企业1500家以上。正定板材家居网、蔚县剪纸、怀来葡萄酒、香河家具等一批新建县域特色产业电商平台先后上线。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0个县域特色产业和特色单品交易平台上线运营,有效推动了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除了县域电商,行业电商的表现亦十分抢眼。围绕陶瓷、家具、耐材、医药、光伏、旅游等优势行业,我省打造了唐山中国陶瓷官网、中国减速机交易网、中国耐材网、香河家具交易网、以岭健康城等一批行业电商平台,在其细分领域影响力逐步显现。

我省这种差异化的产业电商发展之路,加速了电子商务与产业深度融合。”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这条路虽然困难大、见效慢,但却是一条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必经之路。

四大制约瓶颈亟需突破和完善

由于我省电子商务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县域经济腾飞的作用还偏弱。

人才和资金是首当其冲的两大瓶颈。”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我省电子商务高端人才极其匮乏,复合型人才仍显不足,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制约了我省电子商务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受电子商务专项资金额度的限制,在保证惠及面的同时,很难突出支持重点。电子商务园区类及规模较大项目投资额较大,享受的专项资金额度偏小,难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

此外,我省还存在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整体数量偏少、单体规模较小,电子商务基地(产业园)整体功能有待强化等问题。

借力京津“隆起”电子商务产业带

为破解人才瓶颈,我省今年将全面展开电商高端人才引进和业务培训工作,支持培育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创新、有爆发力的行业龙头,在资金分配、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优先支持,力争用2—3年时间,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电商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河北慧聪、河北玛世、移联网信、河北点点乐、河北汉佳、秦皇岛火柴盒、唐山唐联、廊坊366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

记者了解到,我省将实施京津冀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推进工程,充分利用京津两地的政策、环境和人才等高端资源,形成错位层次发展格局,建设环京津电子商务产业服务带,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外溢、资本外溢、项目外溢、人才外溢和服务外溢。

深化京津冀电子商务合作,吸引京津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优质资源在河北集聚,支持廊坊、保定等京津冀电商合作和创新实验重点区域,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孵化器和电子商务服务交易中心建设,促进京津冀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