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台广播剧《一个县委书记的担当》获五个一工程奖

15.09.2014  13:13

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9月13日揭晓,河北省创作生产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先遣连》、《营盘镇警事》、《我的故乡晋察冀》、《焦裕禄》、《聂荣臻》,戏剧《六世班禅》,广播剧《一个县委书记的担当》,歌曲《天下百姓》,图书《美德照亮人生》丛书、《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等11部作品获奖,获奖作品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省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是国家级奖项,此次获奖作品中,全省广电系统共有7部作品获奖,由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省委宣传部报送的广播剧《一个县委书记的担当》获奖。请听录音综述:《又是一年丰收时》。

细数这11部作品,题材大都来源于燕赵这片沃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振儒说,丰硕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河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精神讲好河北故事,“河北创作的文艺精品都凸显了河北的元素,把河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来,第二就是突出红色革命文化的元素,在河北这片沃土上,有好多革命英雄任务,这是我们文艺精品题材的资源。

由河北电台主创的广播剧《一个县委书记的担当》讲述了发生在河北正定30年前,一心为民的好官秦中原的故事;剧中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音乐背景,听起来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该剧制作人任晓敏:“紧贴地气,正定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著名将军范仲淹,最著名的大佛寺、荣国府,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还有巧妙的点缀在剧中的扒糕、馄饨、猪头肉、缸炉烧饼、荞麦饸饹等等。众多的地方元素丰富着正定古城的文化内涵,也生动着广播剧的文化情感。

两年来,在高度文化自信精神的指引下,河北文艺精品层出不穷,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创下了7000万的票房成绩,《先遣连》《打狗棍》等11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播出数量和频率都位居全国首位。在第15届电影“华表奖”和第29届电视剧“飞天奖”评选中,我省文艺作品共荣获六项大奖,获奖数量也位居全国之首。

成绩的背后,与我省文化创作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两年来,我省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邀请全国和省内艺术名家对选题策划、创作宣传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同时,出台《河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奖励办法》,一揽子政策推动着河北文艺精品迈上新台阶,王振儒:“每年列支不低于3000万元的专项经费,对优秀文艺精品选题项目给予扶持奖励,同时对于在全国和国际上获得大奖的,我省也按照作品的投资比例给予重奖。

不仅如此,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同时,河北精品创作还面向市场探索新机制。2013年,我省首次在北京召开了文艺精品发布洽谈活动,促成签约项目32个,签约额达13亿元。 曾经刷新北京卫视收视率的70集历史剧《打狗棍》也正是市场的介入才得以成功,河北影视集团副总经理扎岭:“70、80集的大剧,要靠一个省一个单位里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得融资,外省的公司、外省的单位合作,这样的话你的资金就解决了,这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

良好的激励机制、创作环境,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让燕赵大地这片沃土上的精品创作根深叶茂,王振儒说,下一步,河北又将迎来精品创作的丰收季,“在今年的9月21号,我省牵头创作的《爹妈满院》也将在全国四大卫视播出,另外这个月的16号、17号由我省和北京军区联手创作的《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型的音乐套曲将在中国大剧院进行公演。”(河北电台记者孙兰 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