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港口集团坚持挺纪在前 抓早抓小 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16.02.2016  10:03

河北港口集团坚持挺纪在前  抓早抓小 

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2015年,河北港口集团纪委坚定不移地聚焦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中心任务,坚守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定位,牢牢把握“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个工作方向和根本路径,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预防,落细落实固根本,从严从实强作风,省委巡视组评价为“积极、有力地履行了监督责任”。

责任倒逼  履职尽责能力显著增强

责任落实好坏,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2015年,在党中央确定的“责任追究年”里,河北港口集团纪委整合办案力量,对下属单位领导班子违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除严肃处理违纪行为外,实施“一案双查”,对该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和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追责,给予两名同志党内警告处分,并通报批评。责任追究典型的通报曝光,在集团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动真碰硬、真抓实管将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引向新常态。

——责任进一步厘清。年初确定6类77项具体工作任务,较2014年增加16项,全部落实到党委和经营班子成员,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分类指导、督促检查有的放矢。对机关部室、基层单位实施半年工作检查,听汇报、看资料、查进度,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向集团分管领导提交分管部门、单位完成任务清单,协助督促落实。

——有责必问成常态。对履责不力的情况,利用约谈形式,对23个单位和部门党组织、纪委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提示、督促,勤咬耳朵、多扯袖子,助力责任落下去、扛起来。

敢闯敢试  “挺纪在前”试点实践取得硕果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的是严明纪律。河北港口集团纪委回归本职、回归党章,围绕“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这个目标,边学习思考,边实践感悟。

作为省国资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五个试点单位之一,河北港口集团制定实施了试点工作“1355”工程。“要以勇于担当的政治责任感,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抓出特色,抓出经验,为省国资委系统积累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党委书记、董事长邢录珍在试点动员大会上讲话铿锵有力。

河北港口集团纪委加强组织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创办试点专刊,开辟报纸专栏,设置网站专题网页,及时传递上级声音,体现集团部署,反映基层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浓厚工作氛围。着力推动各单位、各部门将“挺纪在前”深度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中,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巩固中求深化,拓展中求创新,试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固化形成21项工作制度,其中7项制度被收录到省国资委试点工作成果汇编中;构建的廉洁谈话制度体系抓苗头、早预防,开展专项检查力促早发现、早纠正,以及强化监督执纪合力、推进纪委统领协调机制建设三项工作被确定为特色工作,在省国资委系统推广。

聚拢五指  纪委统筹协调成效明显

纪检监察人员少、分布散,相关监管部门合力不强是企业客观存在的问题。河北港口集团纪委着力改变这一现状,攥紧拳头,汇聚合力。

进一步整合集团公司、秦港股份公司两级纪检监察力量,深化“一同谋划、有分有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坚持两级纪委每月例会的基础上,建立股份纪委副书记参加集团周例会制度,做好两级纪委工作衔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严管中体现厚爱。强化纪律观念,落实纪检监察系统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用“五带头、五不准”的要求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职业行为,以纪检监察组织工作标准规范日常工作,加强考核监督,严防“灯下黑”。

出台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纪委移交问题线索制度,规定监事会、财务、审计等单位和部门,在发现党组织或党员涉嫌违反党纪问题的线索时,要及时报送纪委,形成信息共享。从构建结构合理、善于执纪的办案人才队伍出发,制定印发办案人员人才库管理办法,随着审计、财务、公安等领域遴选的35人首批入库,随着案件查办专题培训的展开,随着办案人才参与省委巡视组交办问题线索的查办,集团纪委执纪审查实力大大增强。

      抓早抓小  日常教育预防途径进一步拓展

从严管党治党,既要盯住“关键少数”,又要管住大多数,治病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面向全体党员开展以“守纪律、慎用权、保廉洁”为主线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利用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纪。出台信访预警管理办法,对信访举报、案件查办中反映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印发信访预警提示,进行源头防范。

强化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是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应有之义。及时开展提醒、批评,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错误,新提拔领导人员廉洁谈话办法、委派人员廉洁谈话制度以及谈心提醒、约谈、警示谈话实施办法应运而生。实施谈心提醒673人次,委派人员谈话93人次,警示谈话14人次……提醒教育、开展批评、红脸出汗日趋常态化。

坚持正面引导,推进以德治党,发挥廉洁文化的引领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宣贯廉洁文化理念意象群体系,在河北新闻网链入集团廉洁文化网页,征集、宣传、表彰优秀廉洁文化作品,增强了廉洁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转变方式  监督检查不断向纵深发展

挺纪在前”是“三转”的又一次深化。河北港口集团纪委准确定位,紧扣党的“六大纪律”,聚焦“两个责任”缺失、从严管党治党不力问题,开展“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

2015年,作为巡视、巡查工作的实践探索,河北港口集团纪委紧盯生产业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一线重点岗位人员履职情况专项检查”。综合运用联合检查、突击检查、回头复查等方法,先后对下属35家基层单位,925个一线重点岗位,2300多名科级及以下人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明查暗访,发现问题308个,提出整改建议302条,对两个单位废旧物资处理问题下达了监察建议。

聚焦聚焦再聚焦,通过重点监督、随机抽查形式进行招标监督。出台“三重一大”事项备案检查实施办法,强化对“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的47项效能监察更加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

寸土不让,狠抓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加大对重要节点、重点场所、重要岗位的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公车封存和招待费使用情况,严肃处理顶风违纪的反面典型,及时通报了违规操办乔迁宴等案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持续释放从严执纪、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依纪依规  纪律审查震慑作用凸显

从“查办案件”到“纪律审查”的转变,更加强调理念观念的转变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河北港口集团纪委坚持用纪律的戒尺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快查快结,快进快出,“治病树、拔烂树”,强化“不敢腐”,真正把纪律管到位、严到份。

开展纪律审查,首要的是要完善制度,让审查工作有法可依”,河北港口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孟博提出要求。纪律审查实施意见、线索管理办法、查办安全规定等制度陆续推出,“1托10”纪律审查制度体系全面建成。健全完善纪律审查“三项机制”,深化案件评议机制建设,明确由纪委书记、副书记、审理室和检查室负责人组成案件评议小组,对案件查办工作进行集体研究和集体决策,实施调查前“议案”,确定调查方案;调查后“评案”,对调查过程和调查结论进行评估,确保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数字,有着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省委巡视组交办集团纪委的问题线索全部查结上报,经与巡视组汇报沟通后,给予2名中层干部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名中层干部党内警告处分,中层以下干部4人党内警告处分、3人行政警告处分;对违规违纪和不适合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中层干部免职2名、降职1名、岗位调整5名;对12人进行警示谈话,对5个基层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此外,全年受理和办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78件,初核78件,立案2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次,组织处理8人次,纪律审查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和警示作用。(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