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恩人孙国振,您在哪里?”

28.07.2014  11:56

成都大姐14年前在承德受您救助,她已经找了14年

本报讯(记者 孟醒石 通讯员 戴佳瑶 冯宏伟)十四年前,四川成都的杨先桃到河北承德旅游,因吃多了大枣突然发病晕倒,被一名男士救起送入医院,还帮她垫付了200元钱。等杨先桃苏醒过来,这名男士已经不见了。杨先桃经过多方打听得知男士名叫孙国振,可能是藁城市南乡村人。十四年来,杨先桃多次来河北寻找恩人,一直没有找到。

7月26日10时许,河北首家网上警务室创办者、石家庄市安建桥警务站主任吕建江,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四川成都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女士急切的声音:“你是吕警官吧。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我想让你帮我找一个救过我命的河北恩人,我已经找了他14年了。

原来,这位女士名叫杨先桃,今年49岁,是四川省内江市人,以前在某公司做行政工作,后来又移居成都市,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

杨先桃清楚地记得,那是2000年10月20日。“当时我只身在河北承德旅游。因我是四川人,从没有吃过大枣。那天我在承德见到有人在卖新鲜的大枣,觉得很稀罕,一下子买了3斤大枣,都吃进了肚子里。谁知道空腹是不能吃太多大枣的。”杨先桃说,那天她吃完大枣,就到路边一家清真饺子店吃饺子,饺子还没有煮好,她就晕倒在地,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医院里输液。

你们外地人不懂,大枣、黑枣等东西,空腹吃多了,消化不了,容易引发胃酸、涨气,肠胃积气太多,不能蠕动,就容易晕倒。”医生告诉杨先桃是一位男士送她到医院的,还帮她垫付了200元医疗费,男士就走了,临走时只说自己姓孙,没留下任何信息。

在医院治疗后,当天晚上杨先桃的病就好了。出院之后,她又来到那家饺子店,仔细询问自己被救时的情景。饺子店的老板娘告诉杨先桃,她晕倒之后,是一个大哥背起她,送到了对面的医院。那个大哥经常和朋友在饺子店吃饭,名叫孙国振,长得像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应该是回族。孙国振还爱看戏。

杨先桃回到四川之后,一直对孙国振的恩情念念不忘,总想当面感谢人家。她通过户籍部门,查询孙国振的名字,一下在全国找出300多个同名同姓的人。她又根据饺子店老板娘的讲述,查找出几个可能性最大的人,打印出照片,2003年她专门跑到承德请老板娘辨认。老板娘指着其中河北省藁城市南孟镇南乡村的孙国振说,就是他。这位孙国振是1949年出生,回族。

那年,杨先桃专程来藁城市南孟镇南乡村找孙国振,结果没有找到。后来,朋友的孩子来石家庄读书,杨先桃又委托他们帮忙打听,仍然没有结果。2005年,2008年,杨先桃又分两次去承德寻找恩人孙国振。最后那次,饺子店已经拆迁了,老板老板娘也不知道去哪里了。但杨先桃仍然忘不了孙国振对自己的救命大恩,她又联系南孟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复说:“找不到这个人,孙国振多年之前就搬到石家庄住了,村民们都不知道他究竟住在哪里。

昨日,杨先桃告诉记者,石家庄这么大,找孙国振如同大海捞针,希望太渺茫了。就在此时,杨先桃看到电视台在播放关于民警吕建江的新闻报道,就联系了石家庄市公安局,辗转找到吕建江的联系方式。果然,吕建江非常热心,帮她联系了好几个藁城的老乡,仔细询问,又帮忙联系了多家媒体,一同帮她寻找恩人,让她看到了希望。吕建江告诉记者:“由于是周六日,不好联系各个户籍民警,等周一上午,我再通过户籍室查找一下孙国振的家人。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他。

杨先桃说,她这么多年来,一直连续不断地寻找恩人,就是想对恩人说一声谢谢,把那200元医疗费还给恩人。杨先桃还把她自己的照片发给记者,并通过燕赵晚报对恩人孙国振说:“也许您已经把这件小事给忘了,但我总也忘不了您的恩情。我不想打扰您的生活,我只想当面或在电话中,向您说声谢谢。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认识这位孙国振,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311-96399。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