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公祭日 河北多地举行群众性纪念活动

14.12.2014  00:04

河北广播网12月13日综合消息 今天(12.13)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省多地也举行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等群众性纪念活动,祭奠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及死难同胞。

唐山

在唐山滦南县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前,300多名师生庄严肃立,在升旗仪式后,学生代表向在惨案中遇难的1280名同胞敬献了花篮,并集体默哀一分钟。

程庄镇中心学校校长杜荣光:让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同胞经历的苦难,从小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使红色的烙印更加鲜明。

1942年12月5号,日本侵略军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活埋火烧等极其残忍的手段,血洗了潘家戴庄,屠杀和平居民1280人,烧毁民房1030间,村内财物被抢劫一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戴庄惨案。

教师贾玉萍:我要告诉我们的学生勿忘国耻,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只有我们化这种悲痛为力量,让我们的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只有我们国家强大了,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广大师生在纪念馆前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并庄严宣誓。

随后,师生们还参观了潘家戴惨案纪念馆。在馆内,最让人心情沉重的是“尸骨陈列馆”。在103平方米的长坑遗址内,原状陈列着21具尸骨个体,其中9具成年,未成年12具;发掘时出土的“良民证”、手镯等多种文物也陈列其中。

学生王佳美:看到了日本罪犯在我们中国犯下的恶行,我感觉他们非常残忍,我希望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我们中国也要变得强大一些。

衡水

上午10点整,衡水中学莘元馆礼堂里座无虚席、庄严肃穆。1500名师生现场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让学生不禁流下了泪水,血的教训,让大家深深地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在系列教育活动中,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爱我中华 自强不息”主题班会展开大讨论和情景模拟剧等活动,同学们表情庄重严肃。高二学生赵蔚然演讲了自己所写的文章《莫忘国耻》,他引用列宁的话向同学们喊道:“回忆过去不是为了缅怀过去的痛苦,而是要承受新的使命。

赵蔚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价值,更关键的是要去思考,让我们的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衡水中学副校长郗会锁介绍,这次活动也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了教育学生能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生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郗会锁: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认识历史,为祖国的富强更加努力学习,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