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眼看河北]唐山开平:传统企业在阵痛中戮力前行

30.01.2016  14:56

唐山市开平区区委书记和春军接受记者采访。长城网 邢丁 摄 

  长城网1月29日讯(记者 房淑婧 张光明 贺宏伟 赵鹏 李艳 邢丁)时至今日,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的商贾重镇唐山市开平区,面对经济放缓和互联网改造的双重压力,传统产业依旧在寒冬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传统企业要实现真正的转型,真正的升级,首先从思想上要真正的转,主动抛弃延续传统的老办法、老路子,彻底打破旧的坛坛罐罐,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变。”开平区委书记和春军说,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只有勇敢的去面对,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就会收获浴火重生的喜悦。

  2016年开年之际,长城网“网眼看河北——‘记者沉下去、深化走转改’大型基层纪实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唐山开平,见证了钢铁、机械制造等传统企业在新形势下艰难的探索与实践之路。

河钢唐钢在阵痛中戮力前行。长城网 邢丁 摄

   占领高端市场 主动升级寻求突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传统企业,不转型、不升级,那么迎接我们的就是死亡!”唐山开平经济开发区的德厚集团董事长许树林谈到企业转型时,深有感触地说。经历了两次主动转型升级的阵痛后,成功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结构调整,更收获了企业不断前行的后劲。

  “这款车身不一般,它是全铝的,重量仅是目前市面上的汽车车身的三分之一,即将应用在我们与北京长城华冠共同研制的一款电动跑车上。”走进德厚集团生产车间,许树林指着一款跑车车身对记者介绍说,该项目技术是国内首创,全铝车身重量减轻将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挥重要作用,在政府各项鼓励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电动车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必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德厚集团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

  而这,已经是德厚集团的第二次主动转型了。

  始建于1998年的德厚集团,主要生产汽车、火车等运输设备、机械设备的模具、设备及零配件的生产制造。为一汽集团、北京奔驰等多家大型汽车主机厂制造了数万套模具及工装。为住友集团、松下、丰田等外资企业生产了各种工装、模具、设备及配件。

  第一次主动转型,是2008年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德厚集团与北车集团合作,全面进入350公里动车组、250公里动车组及200公里以下机车车辆加工制作领域,是中国北车集团的合格供应商。

  “汽车、火车等的模具、设备及零配件生产企业‘遍地开花’,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发挥技术优势,占领高端市场,才是王道。”在经过第一次成功转型升级后,许树林董事长带领企业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不断进行产品升级的新尝试。

  2014年9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的电液泵项目,该技术为国内首创,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无外泄漏、低噪音、节省材料、节能降耗等优点。该企业负责人许树林表示,一体化电液泵项目产品附加值可达到100%。目前,项目还在试产阶段,预计量产后利润相当可观。

  “2016年,民用航空领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企业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转型升级的脚步不会停止,虽然路很难、很难,但是要想长久立足,我们别无选择。”许树林说。

  据开平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发区如德厚集团这样主动转型升级、后劲十足的传统企业不在少数。2015年9月,河北钢铁集团与中信集团签署携手打造能源环保及医疗产业战略合作意向书,新组建唐信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是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该公司建设4条国内最先进自动化生物质燃料颗粒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集生物质燃料生产、燃煤锅炉改造与热能服务一体化企业。年可生产7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

全自动电子操控设备,河钢唐钢在创新中不断前行。长城网 邢丁 摄

  唐山创元方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河钢唐钢在转型升级中设立的。该企业不再专一从事钢铁生产,而是研发制造电控设备,成为钢企发展非钢产业的转型示范。

  而作为唐山中心城区东部基础最好、规模最大的工业区,开平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加速年”和“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的聚集和承载功能,狠抓招商引资,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入驻企业服好务,当好企业转型升级的好帮手,让企业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淡出传统产业 跨界转型赢得重生

  与传统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不同,淡出传统产业,转向绿色产业,是不少民营企业家从传统产业彻底转型的魄力之举。

  “这一排排徽派小院可以满足游客居住休闲的愿望,这些跑马都是从国外高价进口的,这里可以举办特色草坪婚礼,那边的大棚中的草莓再过不到20天就可以采摘啦!”在位于唐山市开平区的源野晓居内,说起自己的跨界新项目,负责人鞠志永自豪不已。2012年,由于看到钢铁行业不景气,从事钢铁行业的鞠志永开始转型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源野晓居生态园项目。

  源野晓居生态园以“乡村浪漫情怀”为理念,总投资3亿元,规划占地1000亩,以“观光大棚、花卉观赏、特色养殖、生态餐厅、婚庆广场”五大功能区为主题,倾力打造“吃、住、游、购、娱”五大元素的绿色消费圈,构筑出“城市—郊区—乡间—田野”交汇相融的空间休闲体系,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生态文化及乡土民风的浪漫情怀和神奇魅力。

源野晓居生态园以“乡村浪漫情怀”为理念。长城网 邢丁 摄

  “2015年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试营业,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和不菲的收入,2016年春季即将正式营业,预计仅仅草莓采摘一项就可以带来100万的收入,未来前景不错。”该项目负责人鞠志永信心满满地为记者介绍着。

  开平区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对企业在引资、引智、引技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博鳌煤业关停后引入了金融租赁公司,利用原址转型建设养老基地、10万吨成品油仓储及交易等项目;兴业钢铁破产后引入了新加坡GRP集团建设高档特色商住街区。

  在经历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后,唐山开平的传统产业已逐步走出困境:2015年1-10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6.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8亿元、增长18.4%。截至11月16日,已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2.9%。

  跨界转型企业源野晓居从国外高价进口的跑马。长城网 邢丁 摄

  “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我们要充分发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把着力点放在培育新型产业上,不再仅仅依靠原来的钢铁、水泥、陶瓷等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而是,实现产业转型。”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开平区委书记和春军说,让企业家真正跨产业、跨领域、跨行业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转型,最后达到升级。

  2016已然来临,唐山开平,这座经历了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沉浮的古镇上,勤劳智慧、富于创造力的开平人民,正在这块创业的热土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