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全力建设“创新之城”

14.09.2015  11:17

沧州:全力建设“创新之城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967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经过10年的科技攻关,河北欧狮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传统润滑油替代产品——水基金属加工液,攻克了特种机械润滑油不能长时间使用的难题,排放后能很快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如今,该产品占据了国内特种机械润滑油市场份额的20%,吸引了德国化工巨头莱茵化学等多家国外大型润滑油企业登门寻求合作。
      欧狮顿的创新实践,是沧州市建设“创新之城”的一个生动例证。今年以来,该市推进科技、人才、金融、管理、机制创新,下大力建设“创新之城”。市委书记商黎光说,“创新之城”建设,是解决沧州经济实力“大而不强”的关键所在。
      为推动科技创新,该市实施了“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搭建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健全保障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着眼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平台,鼓励支持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同时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推进管道装备、化学工业产业研究院建设,推进与中关村的科技对接合作。
      着眼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该市全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围绕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核电等科技园区,推进沧州高新区、中捷高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提档升级。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建设五金机电、数控机床、汽车制造及配件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截至今年7月份,全市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967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上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70多亿元,同比增长20%。
      强化人才技术支撑,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一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推动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对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和创新转型需求,带技术、项目、资金来沧州创业的领军人才,给予200万至500万元的科研成果产业配套资金,并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500万至1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投入,提供1000万至2000万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同时,加快培育本市领军人才。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计划和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项目资助,鼓励校企通过基地共建、企业参与教学等方式,联合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强化专业园区创新集聚功能,提升园区环境和管理水平。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和布局,着力构建“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园区,推进国家级“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沧县金丝小枣等7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强化建设用地规划和产业布局刚性约束,园区之外一律不再批准设立新的企业;对迁入省级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企业,享受现行示范工业园区各项政策。创新园区建设和管理机制,鼓励各园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撬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大力推广“管委会+公司”的运作模式,积极探索建管分离、市场化招商引资。
      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该市利用金融杠杆,为转型升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将政府各类财政补贴集中用于充实国有控股融资性担保机构资本金。由担保机构设立独资子公司,专门用于支持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及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担保。对投资转型升级企业1年以上的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不超过投资额3%、最高100万元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