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断交 国际原油价格大涨

05.01.2016  09:53

沙特勒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

因沙特驻伊朗大使馆遭到冲击,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3日宣布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勒令伊方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地区重要产油国关系紧张的消息,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动。

沙特下令伊朗走人

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朱拜尔3日在首都利雅得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这一决定,“沙特将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要求所有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之内离开”。

2日晚,沙特驻伊朗首都德黑兰大使馆和驻马什哈德的领馆遭冲击。沙特指责伊朗没有干预这一冲击。按照朱拜尔的说法,沙特当局曾要求伊朗方面确保使馆安全,但伊方不合作,没有提供保护。

沙特外交部发言人乌萨马·纳克里说:“这并非首次沙特驻德黑兰和马什哈德的外交机构遭犯罪攻击而伊朗当局不干预。”沙特通讯社援引他的话报道,事发当晚,沙特外交人员居住的几个街区还停电一小时。

纳克里说,沙特驻伊朗的47名外交人员及其家人已经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帮助下,平安回国。他感谢阿联酋提供帮助,尽管“伊朗当局方面设置障碍”。

沙特“难掩错误

就沙特宣布断交,伊朗副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安率先作出回应。他经由伊朗国家电视台说,沙特无法通过断绝与伊朗的关系来“掩盖”其处决一名什叶派宗教人士的“大错误”。

沙特内政部2日宣布,沙特当天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这由此引发了伊朗一些民众不满并冲击沙特使领馆。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同样谴责沙特的处决行为,但认为冲击沙特使领馆的做法“完全不合理”,说那是“极端分子”所为,敦促指控肇事者。

德黑兰警察局局长说,已逮捕一些“不法分子”。伊朗一名检察官说,大约40人遭拘押。

沙特处决那名宗教人士后,伊朗表达强烈谴责,引发沙特回应。双方还各自召见对方大使,以示抗议。

影响反恐及中东和平

对于沙特与伊朗紧张关系升级,美国一些官员担忧那可能影响到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行动以及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外交努力,甚至影响实现中东和平的更广泛努力。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会有比对处决反应更大的影响”,包括损害“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以及叙利亚和平进程”。

担忧局势进一步动荡,美国鼓励沙特和伊朗外交接触,并呼吁地区领导人采取措施缓和局势。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柯比3日说:“我们认为,外交接触和直接对话对于解决分歧依然至关重要……我们继续敦促这一地区领导人采取积极措施平息局势。

断交导致国际油价跳涨

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动。

中东地区两大重要产油国关系紧张的消息传出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跳涨约3%,升破每桶38美元关口,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上涨超2%。

彭博社援引IG集团市场策略师安格斯·尼科尔森的话称:“沙特伊朗冲突升级将成为2016年第一周‘暴躁’的开端,地区紧张局势使得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增加。

专家认为,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促使油价出现短期阶段性反弹,但全年来看,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总体形势没有改变,筑底反弹尚需时日。

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惨淡,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下跌了30%和35%。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谷期,欧洲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原油需求增长乏力。 (新华社德黑兰1月4日电)

相关

新闻

俄罗斯愿当沙特伊朗“调停人

新华社1月4日电 俄罗斯媒体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俄罗斯对于近日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交恶表示遗憾,愿意担任帮助两国解决纠纷的调停人。

俄愿调停

俄新社当天以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官员为消息源作出上述报道。这名外交官说:“对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紧张局势升级,我们感到非常遗憾。在我们看来,这两个穆斯林大国不仅在所在地区具有影响力,在国际舞台和石油市场也是如此。

根据这名外交官的说法,俄罗斯分别与沙特和伊朗拥有良好关系,“如果有必要,俄罗斯愿意扮演调停人角色,帮助两国解决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矛盾。” 此外,塔斯社4日援引另一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俄罗斯已准备好做东道主,邀请沙特和伊朗外长举行会谈。

盟友“出手

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后,沙特盟友巴林和阿联酋4日先后作出表态,宣布与伊朗断交或外交关系降级。

巴林政府4日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在48小时内离境。同时,巴林决定关闭其驻伊朗使馆并撤回外交人员。

阿联酋官方通讯社同日晚些时候报道,阿联酋已召回驻伊朗大使,宣布与伊朗外交关系降级,从大使级下调至代办级。此外,阿联酋还将限制常驻该国的伊朗外交官数量。此外,苏丹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宣布与伊朗断交。同一天,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表示,沙特与伊朗断交,受伤害的只会是沙特自己,伊朗不会有任何损失,建议沙特停止进一步的破坏行动。

新闻背景

沙特与伊朗恩怨录

长期以来互为对手 暗里早已剑拔弩张

沙特阿拉伯3日决定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事情直接起因是,沙特2日宣布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包括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奈米尔,从而引发伊朗示威者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

在不少观察人士看来,奈米尔只是引发沙特和伊朗两国紧张关系升级的导火索。受宗教、种族、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沙特和伊朗两个海湾大国长期以来互为对手,虽然表面上关系尚能维持,但暗地里早已剑拔弩张。

曾经断交

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但对此,逊尼派大国沙特担心,伊朗会向周边国家输出什叶派革命思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两国关系趋于紧张。

上世纪80年代,伊朗与伊拉克爆发战争,沙特选择支持伊拉克,试图压制伊朗可能出现的对外扩张。1987年7月,沙特和伊朗两国紧张关系险些走向崩溃,402名朝觐人员当时在沙特麦加发生的冲突中丧生,其中包括275名伊朗人。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民众走上大街抗议,冲击沙特大使馆,并火烧科威特大使馆,有一名沙特外交官丧生。

1988年4月,沙特国王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宣布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1991年3月,沙特和伊朗恢复了外交关系,并就朝圣问题达成协议,但两国关系依然紧张。

1997年5月哈塔米当选伊朗总统之后,伊朗政府推行温和的外交政策,努力改善同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1998年5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问伊朗,向哈塔米转交一封沙特国王法赫德的信,并与伊朗签署加强合作的协议。1999年,哈塔米访问沙特,成为伊朗伊斯兰国革命后首名访问沙特的伊朗总统。

矛盾焦点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打破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教派冲突加剧。随着伊朗在海湾地区强势崛起,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地区大国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近年来在多个国家或关键问题上展开明争暗斗,或扶植代理人,或亲自上阵。

在伊朗核问题上,沙特一直忧心忡忡,担心伊朗试图通过掌握核武在海湾地区取得战略优势。根据“维基揭秘”网披露的美国外交文件,沙特领导人曾经推动美国对伊朗核项目采取强硬态度,包括可能动用武力。

对于去年伊朗和伊朗核问题六国达成的协议,沙特一直出言谨慎,担心一旦西方制裁松绑,伊朗崛起指日可待,不仅对沙特构成更大安全威胁,还将成为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者。

在当前的中东地区,伊朗和沙特分别被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盟主”,它们在多个国家支持和扶植本国的代理人。其中,伊朗背后的支持者包括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什叶派力量,沙特背后则是海湾国家和中东大部分逊尼派国家。

2011年,沙特出兵巴林,打击什叶派示威,防止该国什叶派势力与伊朗联合。为防止也门投向伊朗,沙特2015年又率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多国空袭也门,打击亲伊朗的也门胡塞武装,以便避居沙特首都利雅得的也门总统哈迪重回也门。

2015年底,沙特还牵头组建包含多个国家的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但将伊朗拒之在外。(新华社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