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官方称限购继续执行 专家:没理由再限购

12.06.2014  02:48

   (原标题:沈阳:房产限购政策并未取消)

  6月10日下午,一些网站发布消息称,“沈阳全面取消限购、房子随便买、本地居民和外地人可购多套住宅”;这则消息被媒体和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大量转发,引发诸多关注。

  就此沈阳市政府及房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回应:目前,沈阳市并未实施所谓的“全面取消限购政策”,限购政策仍在执行,尚未有变动;网上所传消息不实。一些中介和开发商也证实,在执行中确实有所松动。

   全面取消限购发酵出炉

  沈阳全面放开限购的传闻,已流传近一周时间。早在6月初,就有“针对本市户籍家庭的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在二环内暂停收房的规定变成以个人为单位。即一家夫妻二人,可在二环内拥有4套房”的说法。

  6月10日下午,分析人士杨红旭在个人微博上透露,“即日起,沈阳限购取消,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购买多套住宅”;同日,记者熟识的多位一线品牌放企企划、销售经理也在个人微信发布类似消息;诸多网站在主页刊发此消息。

  6月11日,记者就此致电沈阳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没接到相关通知,也没有任何文件,不清楚政策变动情况。”同日,记者咨询沈阳市政府分管负责人,被告知,“到目前为止,没有出台任何文件,沈阳限购政策没有取消,仍在执行。网络所传不实。

   房地产市场基本没泡沫 限购政策相对较宽

  近年来,沈阳房地产市场一直温和上涨,目前新建住宅每平方米大约7400元左右,甚至低于全国100个大中城市房价均价,也低于哈尔滨、长春等同位于东北的省会城市。

  “沈阳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较为健康、平稳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齐锡晶教授认为。

  “沈阳的房价收入比,可以说没有任何房价泡沫。已经由2001年的9.3降至2013的6.8。”杨红旭认为。这一数字也低于城镇平均水平。

  由于上轮对房地产调控是大城市一刀切的政策,沈阳也接连出台了两份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文件,楼市调控政策趋紧、趋严。先是从2011年在市区二环内执行限购政策,每个家庭限购一套;2013年4月,沈阳市宣布将限购区域由二环路以内扩大至全市行政区域内,本地居民一户家庭,只能购买拥有两套住宅;外地居民只能买一套,但必须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

  2013年底沈阳限购令再度升级,外地人购房门槛提高。11月25日沈阳市发布规定,将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住房需提供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年限,由1年以上提高到2年以上,即能够提供在本市2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购买1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也进行了提高,居民家庭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5%。

   库存过高 销售滞缓

  实际上,和全国很多二线城市一样,沈阳库存压力巨大,销售走低,住宅供应量远超当前需求量。

  据机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1828万平方米,超过京沪,仅次于全国最高的天津(2110万平方米),按照目前速度,去化需要22个月。

  与库存量的激增相反,今年以来,沈阳楼市和土地市场表现均较为平淡。5月份拍卖土地18宗,仅成交8宗。有不少开发商加入降价的阵营,降价区间在10%-15%不等。一些新盘项目到访量普遍偏低,缺乏有效客群支撑,成交量不高,市场仍延续低迷之势,客户观望情绪越加浓厚。

  限购对主城区的确造成一定影响。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相比限购前的2010年全年,沈阳老城区交易占比为43%。限购后的最近一年成交量占比中,老城区二环内占比为34%。

  记者在一些房地产交易机构采访时了解到,虽然没有下发文件,但沈阳房产部门近期执行限购政策,不像以往那样严格。

  沈阳不少开发商也认为,即便限购松绑,短期内也难以扭转沈阳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局势。“前期供应量过大,前几年限购前成交集中释放,且经济发展放缓,人员流入趋缓等因素,都决定了,沈阳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回暖。

  记者在采访时,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巨大的库存压力,一方面是限购政策,且沈阳房价并不高,按照目前住建部房地产市场“分类指导”的精神,沈阳没有理由再严格执行限购政策,调控政策也不能再“一刀切”,“一个药方管不了全国房地产一二三城市差异巨大市场。”专家建议,像一些库存量过大、且价格不高的城市,可以取消限购政策,让房地产市场真正回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