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婆”又来电“求子” 打工小伙被骗12000元

20.08.2014  10:52

  本报邢台电(记者张会武 通讯员安学钊)借精生子骗局又出新花招,由守株待兔转为主动出击,并且谎言一环套一环。在邢台打工的外地小伙郑某,接到陌生电话,轻信对方谎言,被骗了12000元。

  来邢台打工多年的郑某今年28岁,虽然有些积蓄但一直没有结婚。8月16日,他接到一个陌生女子打来的电话,对方操南方口音,声称是香港的富婆,丈夫早亡,想找人借精生子,生下孩子好继承自己的遗产。郑某听对方声音甜美,态度诚恳,开始半信半疑。后来听说如果女方成功受孕就拿200万元作为酬谢,郑某心想能帮助别人还能赚一大笔钱,于是就动心了。

  郑某答应帮忙,此时对方解释说香港手续比较繁琐,要先进行公证,并且要以郑某的名义先缴纳5000元的公证费,出具的公证才有效。郑某没有犹豫,马上跑到银行,分两次将5000元现金汇到对方指定的账户。

  8月17日,郑某又接到对方的电话,女方很沮丧地告诉郑某,去办理手续时,公证处告诉她要请律师在场才行,在香港请律师费用很贵,要15000元的律师担保费。不过律师费用可以分摊,让郑某出7000元,她出8000元。此时郑某也没多想,又跑到银行汇去7000元钱。

  8月18日,郑某又接到对方的电话,对方声称手续办了下来,但是到医院一打听,要缴纳意外保险费10万元,而且还要以郑某的名义缴纳。郑某此时才反应过来,既然对方是富商为什么还一次次向自己要钱,自知被骗的郑某来到邢台桥东刑警队报警。

  民警提示,这类骗局已经被媒体曝光多次,近期居然还有人上当受骗。原因是此类骗局由原来的街头张贴小广告、在网上发帖后,等待有人上钩的方式,改为主动给受害者打电话,或是主动加对方QQ、微信好友进行聊天。尽管网上、电话里说得天花乱坠,但是骗子从来不见面。同时骗子会预先设置好各种理由作为陷阱,在找到合适的目标后一步一步诱骗对方汇款,而且一次比一次金额大。此类案件一般选择中年男子为作案目标,利用受害人贪财贪色的心理,引诱受害人一步一步上当受骗。民警提醒要克制贪念,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