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谢的“玉兰”——追记吕玉兰

17.09.2014  10:56

吕玉兰(右)热心做家庭妇女的工作,动员她们跟男人一样下地劳动。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霍晓丽 别志雷

    8月11日至16日那几天,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的晚上,比往常寂静许多。

    因为晚饭一过,村里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不约而同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六集纪录片《吕玉兰》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

    吕玉兰曾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东留善固是她的故乡,她曾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多年。虽然已经离世21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依然深深镌刻在东留善固村干部群众的记忆中。

    玉兰路、玉兰学校、玉兰小区、玉兰公园……在东留善固村,吕玉兰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村里上点岁数的人都说,吕玉兰当年的故事,就像秋天丰收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数不尽、讲不完。

    从东留善固村出发,吕玉兰还先后在临西县委、河北省委、正定县委、省农业厅工作过。期间,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在哪里工作,她始终不改质朴本色、赤子情怀,一如她曾经写在笔记本上的那几句话:“参加劳动不能忘,艰苦朴素最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保持本色第一桩。”提起吕玉兰来,和她共过事的党员干部,曾经与她接触过的普通百姓,都念念不忘,称赞有加。

    习近平同志曾亲笔撰写了一篇文章深切怀念吕玉兰。文章最后一段写道:“‘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一个名字,能够沉淀于人们的记忆之河,必然有其厚重的理由。一种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必然有其璀璨的价值。曾经激励过许多人的“铁姑娘”,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吕玉兰过世多年之后,玉兰精神仍不凋谢?拨开历史的云烟,吕玉兰留给今天的是什么?带着这一个个问号,近日,记者走进东留善固村,走进她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去追访、去感受玉兰精神。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

    初秋时节,东留善固村村北的一大片树林,蓊蓊郁郁。

    “原来这里叫‘三八林’,‘老书记’走了以后,根据全村人的心愿,我们把它更名为‘吕玉兰纪念林’。”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告诉记者。

    这片林子,见证了当年“铁姑娘”带领全村人战天斗地改善环境的壮举豪情,半个多世纪之后,东留善固村民依然对吕玉兰念念不忘。

    东留善固村地处清凉江沙河古道,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沙窝”。旧谣云:“沙河地,不养家。不怕种,光怕刮。神仙不下界,累死也白搭。

    1956年初春,16岁的吕玉兰被推选为东留善固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妇女社长。看着村北那片白茫茫的沙荒地依旧肆虐,老百姓依旧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她下定决心:植树造林,改变环境!

    在数千亩沙荒地上植树造林,困难重重,第一道坎就是没钱买树苗,怎么办?

    她找老党员商量,得到一个“采树种、育树苗”的办法。很快,她说服了七八个大姑娘小媳妇,和她一起登梯子、攀墙头,上树采榆钱。衣服挂破了,一脚蹬空摔下来,她全不在乎。

    这时,有人在一旁“吹冷风”:“叫俺媳妇去爬墙上树,你不嫌丢人,俺还嫌丢人呢!

    吕玉兰就对同伴们说:“植树造林,是为大伙儿造福,这不是丢人,是光荣!

    一个春天下来,她们采了满满一大囤榆钱。随后,果真育出了树苗。

    转眼到了冬天,吕玉兰组织40多个姑娘媳妇儿,成立了“妇女造林队”,开始冬季造林。每天,她们清早起来,带上两个窝窝头,背上树苗,顶着寒风,到几里地外的沙滩上造林,一气干到天黑才回家。饿了,就着咸菜啃几口窝窝头;渴了,喝口凉水。寒风裹着飞沙,把她们打得透心凉,可她们谁也不肯休息一天。

    “有阵子,一连10多天,玉兰睡觉天天不脱鞋。玉兰母亲也就是俺婶儿说,‘看俺妮忙的,睡觉连鞋都顾不得脱。’”村民孙素华回忆起当年那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正是造林的紧张时刻,为抓住封冻前的大好时机,吕玉兰好几天顾不上梳头,顾不上洗脸。凛冽的北风无情地刮着,她的眼被打红了,手冻裂了。有人叫她“红眼老马猴”,有人叫她“土地奶奶”。她听了嘿嘿一笑:“不管是个啥,只要能把树栽起来就行。

    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她脚上生了冻疮,流出了黄水,沾上了袜子,袜子又和鞋粘在了一起,一动弹就疼得钻心。于是,她干脆睡觉就不脱鞋了。

    “后来,俺婶儿发现了这个秘密,就拦着她,不让她再下地。玉兰却说,‘娘,脚冻了不要紧,过几天还可以治;地冻了,栽不了树,就得等下一年了。’”孙素华回忆说。

    就是凭着这股干劲儿,到1959年,吕玉兰和同伴们一共栽下11万棵树。这些树像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风沙,实现了东留善固村几代人的绿化梦。

    治住风沙,吕玉兰又把目光转向农田基本建设,决心变旱地为水地,变薄地为肥田。

    她这样鼓舞大伙儿:“咱们做梦都想着早点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在哪儿?就在咱们手中!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咱们自个儿,靠咱们自个儿的双手。

    那时候干活儿苦,可吕玉兰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时时处处干在前面。

    寒冬腊月,村里组织打井,吕玉兰站在泥水里,猫着腰,又是挖泥,又是装土,一会儿累出一身汗,上来冻得直打哆嗦。

    三夏大忙,为了抢收麦子,吕玉兰吃住在打麦场,几天几夜顾不得洗脸梳头,头上竟长出了麦苗——掉在她头发里的麦粒,在汗水的浸泡下发了芽。

    一个姑娘家,何苦这样拼命?吕玉兰在笔记本上吐露了心思:“做领导工作,实干省很多劲,实干是最省力的领导。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

    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1961年初春的一天,冰雪还没融化。正在忙着积肥的吕玉兰,突然听到从村东传来一阵喊声:“决口了!决口了!”已经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她急忙拿起铁锨循声赶去。

    原来,村东的水渠决口了,渠水带着薄冰,直往麦田里灌。如果决口堵不上,这一大片麦田恐怕就完啦!

    见几个村民正站在渠堤上不知所措,吕玉兰二话没说,“扑通”一声就跳进冰水里,堵起决口来。这下子,在场的20多名村民,也纷纷跳进了冰水。

    到天黑时,大伙儿终于把干渠的决口堵住了。吕玉兰在冰水里足足坚持了两个多小时,愣是咬牙没喊一声冷。

    当年这一幕,不少东留善固村的老人记忆犹新,说起来仍啧啧称赞:“大老爷们都冻得浑身打颤呢,玉兰一个姑娘家,愣是扛得住,真厉害!

    男女老少一齐上,起早贪黑连轴转,打井、平地、积肥……经过吕玉兰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东留善固渐渐由一个“穷沙窝”变成了“花果园”、富村子,每年向国家贡献的粮食和棉花,抵得上其他几十个村。

    “要不是玉兰舍得吃苦,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过?”老人们感慨。

    而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吕玉兰艰苦创业的劲头始终不减。

    临西县原副县长张延福至今难忘——1974年4月,事关临西80%地区用上运河水的重点水利工程——临馆渠和卫西干渠开始动工兴建,时任县委书记的吕玉兰决定徒步沿工地全程察看一遍。那天,他们从早晨走到晚上,一口气走了上百里路。“玉兰当时工作很忙,整天休息不好,我们都不叫她这么走,可她非要去,最后大家累得东倒西歪。她也累惨了,回到办公室往桌上一趴就睡着了,别人推也推不醒。玉兰对临西的水利事业,可真是出了大力,流了大汗!

    正定县原县长程宝怀至今难忘——吕玉兰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后,几个月里,几乎跑遍了全县的所有公社以及几十个村庄。那时,县委只有两辆吉普车,其中一辆还经常出毛病,吕玉兰为了照顾老同志,外出办事或下乡,总是骑上自行车。她还主动请缨,不顾身体疾病,带队走南闯北,到外地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