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种植施工常见问题

24.05.2016  16:36

种植密度问题


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种植建议:按照水生植物分蘖特性确定: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针对不同的差别,种植密度可有小范围调整。不分蘖与一年只分蘖一次且种植时已过分蘖期的则应密种;对第三类,可略稀,但竣工验收时须达到设计密度要求。

常水位问题


工程施工许多水生植物种植后大面积死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位控制得不好。

水深:挺水植物被“淹死”;浮叶植物叶浮不出水面被“闷死”;沉水植物因水深光照过弱而“饿死”;

水浅:种得离常水位线高出过多,挺水植物被“旱死”。

施工建议:在种植施工放样前先用水准仪在现场确定出常水位线,在植物种植时把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硬指标来考虑。

波浪问题


江河湖泊等水体由于风浪、船形波或水流急速冲刷给水生植物的种植、生存带来很大困难。如风浪和船形波将会直接或通过堤岸反射,强烈地直接拍打或摇动植物体,从而使植物叶片破碎、茎被折断,甚至植物体被连根拔起,影响植物的生长甚或导致其死亡。

施工建议:对于开阔湖泊,迎风岸、波浪高的岸线可考虑使用消浪钵,但消浪钵离岸边距离应当在150米以内。

对于湖面小,波浪不大的岸线可采用松木桩、毛竹桩,它们既消浪又固岸,是较好的选择。也可和园林景观相结合采用岸线叠石处理,叠石错落有致,既满足园林景观需要也能消浪和固岸,但造价偏高,占水系面积较大,对行洪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水生植物蔓延问题


许多水生植物栽种后,容易在水体中四处蔓延,对水体景观及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植物种植时,应对一些容易蔓延的植物加以控制。

施工建议:根茎繁殖速度快的植物,如荷花,在水中砌筑种植池,将此类植物种在池中;利用根控器,防止植物根系扩散。

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如凤眼莲,在水面上设置篮网,防止其扩散;在种子成熟掉落水中之前,对其进行捕捞。

种植土问题


种植土是除浮水植物以外水生植物赖以生存的养分来源,对挺水植物来说又是支撑植物体的基础。

理想的种植土:原水体的淤泥。

南方可用水稻田的表层土,北方则可选用肥力较高旱地耕作层土。

迎风岸、硬质堤坝岸边的底泥易被侵蚀,往往缺少软性底泥的发育,这对种植水生植物极为不利,应先行采用消浪措施,减少波浪,然后再回填种植土,才能种植。

以上若都难以满足,则进行基底改良。

水生植物生长期问题


由于地域气候因素,有些水生植物的生长期受到抑制。如埃及莎草,在我国多为一年生植物,而在热带则可多年生;黄花蔺,花蔺为多年生挺水植物,而在北京地区则是一年生植物;水竹叶在我国南方为多年生,而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则是一年生。对于此类植物在设计及平时的种植维护时应该加以注意。

有毒水生植物问题


有些水生植物含有毒素(如泽泻、石龙芮、毛茛、盐角草等),人畜误食会造成伤害,因此要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时,给予充分重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田旗,东方园林生态·苗木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