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天 清流绕城 ——邢台强化水生态环境建设侧记

22.03.2016  11:03

      城,因水而灵动。

        素有“泉城”之称的邢台,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节水固源,修复水生态,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从2013年起,邢台以被列为首批全国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为契机,以“山、泉、湖、河、城”相融合为目标,实施了5大体系、66项重点示范工程,强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强化顶层设计,节流固源并重

        “我们村外就是狗头泉,我年轻时,这里是成片的芦苇荡,还种着水稻。闲时总爱来这儿,看风吹芦花飞。”近日,70多岁的邢台市开发区前晋祠村村民王育杰说。

        邢台曾经水量丰沛、百泉争涌。但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逐步增大,再加上降雨量减少,邢台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水涌百穴,甘露争溢”,曾是记忆中的景象。建设文明、和谐、宜居、生态城市,必须恢复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邢台市强化顶层全域设计,以被列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为契机,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山、泉、湖、河、城”相融合,构建“西部山地生态屏障功能区、城市泉水景观生态功能区、中部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和东部平原地下水恢复区”的总体格局。同时,相继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城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魅力邢襄水文化体系等5大体系、66项重点示范工程建设。

        在西部山区,修建梯田、鱼鳞坑、护地堤、大口井、蓄水池、水保林、经济林等水土保持工程,2013年以来治理山区水土流失面积317平方公里,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实施地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累计投资近8亿元,完成人工造林20万亩、飞播造林28万亩、封山育林27万亩,有效涵养了水源;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因采矿造成的土地毁坏、山体破坏、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和废石堆放等,实施景观综合治理,有效恢复了植被。

        在东部平原14个县市,强力实施地下水高效节水项目和地表水节水灌溉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2万亩;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压减冬小麦种植面积,改种棉花等耐旱节水作物。

        在城市,强力关闭自备井,仅2015年就关闭自备井41眼,2012年以来累计关闭356眼,有效遏制了地下水下降趋势;实施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利用工程,使污水被处理后的中水大量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喷洒、洗车、洗浴等领域,大大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广生活节水技术和器具,目前市区已有1万多台节水马桶投入使用,年节水30万吨。

        对工矿企业,加强节水整改,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2012年以来,对39家在产在建矿山企业,逐企业落实帷幕注浆、充填采矿、井下预注浆等节水保水措施,累计节水5400万立方米。

      建设城市“绿肺”,打造高品质水生态环境

        初春的襄湖岛湿地公园,冰面消融,水清见底,河畔芦苇、蒲草随风摇曳。

        3月4日,我们来到距邢台市区七八公里的襄湖岛湿地公园,沿着湖岸走了200多米,便看到湖中心水面上或白或灰的鸟儿,有的将脖子弯在羽毛下休息,有的与同伴在嬉戏寻食。

        “那就是白天鹅。”从邯郸专程赶来的摄影“发烧友”黄坤,赶紧调整相机,拍了一组照片。

        她告诉我们,早就听说襄湖岛湿地公园飞来了不少稀罕鸟儿。今天一来,果然看见了很多,刚拍的这组天鹅戏水图,就有一种“美到不能直视”的感觉。

        “你还不知道吧,别看这儿现在挺美,过去可是煤矿的塌陷区、滩涂地,寸草不生。现在却植被茂盛、飞鸟成群,节假日市民扎堆往这儿跑。”湿地北侧的西北留村党支部书记任先计自豪地说。

        “除了襄湖岛湿地公园,现在全市还有卧龙湖湿地公园和南宫湖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鹊山湖湿地公园。”邢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高品质的水生态环境,必须充分发挥“一泉三河”的优势。

        邢台市区坐落于太行山东麓,地下岩溶结构储藏的丰富山水,通过地下河道顺流至落差较大的市区东部,形成了百泉喷涌奇观,而市区南部有七里河、西部有南水北调工程、北部有小马河,“一泉三河”就像邢台市的“血管”。

        为早日让百泉复涌,邢台大力实施岩溶补水工程。每年利用朱庄水库、野沟门水库、东川口水库的蓄水,通过大沙河和七里河之间10多公里的强渗漏带,对百泉岩溶水系进行人工补水,2012年以来累计补水1.7亿立方米;引调黄河水、卫河水1.8亿立方米,引调南水北调水4600万立方米,补充泉域地下水。同时,加大人工增雨,在泉域范围内建成28个人工增雨固定作业点和9个流动作业点,实现了人工增雨全覆盖,年人工增雨量约为自然降水量的10%。

        “2013年百泉泉域岩溶水位终止了连续6年下降的局面,并且实现了大幅回升。”邢台市水务局局长焦立君介绍,经过几年持续努力,到2015年底,邢台市区岩溶水位平均埋深88.18米,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七里河被称为邢台的母亲河。曾几何时,一度遭受污染,成为垃圾场。近些年,邢台市投资近30亿元,对七里河实施了综合治理,整理土地近万亩,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清理垃圾200万立方米,完成河道治理22.4公里,两岸建成了40公里的滨河观光道。新增水面350万平方米,建成游园19个、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9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0%,绿地率达到95%;建成18公里的健身绿道、5公里的健身路径及水上运动中心和体育公园。如今的七里河,水面宽阔、景色宜人,一年四季成为市民游览观景、健身休闲的中心,去年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为发挥南水北调干渠的生态功能,邢台市在干渠两侧实施了植树造林、绿廊工程、街头游园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绿化景观和生态屏障,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加快生态水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市域内的20条河道及主要支流河道,邢台启动了“河道平整、垃圾清运、拆违整治、景观绿化、水系连通、河水还清”六大工程,对大沙河、午河、老漳河等16条重点河道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封堵,逐步恢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基本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实施河堤岸“路坝一体”建设,种植堤岸防护经济林木5万多株,提升了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

        为加快现代生态水网建设,今年,邢台将开工建设16个平原水库,以充分发挥平原水库在防汛抗旱、农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引、蓄、排、灌、供”有机结合,实现重点河段见水、见绿的整治目标,进一步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

        有着近20年钓龄的李军,每逢节假日必定呼朋唤友到户外野钓。他几乎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河塘沟渠,见证了近年来邢台市地表水水质的变化。他告诉我们,这两年,邢台市生态环境明显好多了,河水清了,钓鱼的人也逐年增加。

        “再过一段时间,这里肯定会是另外一番景象。”站在狗头泉旁的王育杰老人充满自信地说,他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少年时狗头泉生机勃勃的情景。今年底,邢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5大体系、66项重点示范工程将全部完成。届时,一个人与自然、人与水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