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故事:十年再现“小敦煌”

25.12.2016  03:04

一提起毗卢寺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市区内唯一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刹古寺,尤其是寺中的壁画更是为人称道,这里的壁画和敦煌壁画一起入选中国四大壁画,历经几个世纪的沧桑这里的壁画也慢慢褪去了色彩,在咱们省会就有这样一个人,十年前接触到了这些壁画,没想到从此这些壁画却成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主题。

历经几个世纪,壁画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虽然从人物的细节上还能看出当年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但是有的地方已经被雨水冲掉了原来的色彩,有的地方已经完全看不出壁画原来的模样。这些珍贵的壁画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姚淑龙,他从小就经常去毗卢寺观赏这些壁画,深深地被古代工匠们的技艺震撼,2006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复原毗卢寺壁画,这也是圆他的一个梦。

姚淑龙最喜欢的就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完成自己的儿时梦想方法有很多,复原毗卢寺壁画步骤复杂并且工作量庞大,他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毗卢寺壁画呢?

粉本稿是历代画匠整理保存下来的壁画的白描图,没有粉本稿画家是无法完成壁画的,所以粉本稿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壁画的灵魂。

毗卢寺六面墙的壁画是1535年至1538年绘制完成的,一共分为131组,其中涉及508位人物,姚淑龙告诉记者把这些壁画的粉本稿拓一遍,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勾勒好壁画的线条,接下来的步骤就是上色了,这个步骤更加繁杂,他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这也算是复原壁画过程中最难的一步。

说到沥粉贴金,有些观众朋友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这种工艺常常应用在壁画中人物的铠甲或者头饰等部位,让人物看上去有立体感。

恢复壁画中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寻找缺失部分的人物形象,这时姚淑龙结识了一位朋友,他叫张永波,在他的帮助下他们多次去山西造访名山古迹,足迹几乎遍布所有的寺庙古刹。缺失的这些人物形象,同时还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的帮助,让壁画更加接近原作。

如果现在大家走进毗卢寺,在观赏壁画时您会发现,在一面墙壁的最下层有一个人物的脸部缺损严重,那就是咱们常说的二郎神,在姚淑龙复原的壁画中,我们就找到了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

十年来,姚淑龙的生活轨迹几乎天天都是家和画室两点一线,姚淑龙告诉记者每天一进画室就把卷闸门一拉,几十平米的画室就成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沉浸在壁画创作中,短则八九小时,长则十几个小时,可他并不觉得枯燥,在修复壁画的过程中自得其乐。同时姚淑龙告诉记者,修复这堂壁画历经十年,耗资百万,之所以能圆满完成跟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姚淑龙告诉记者,壁画修复完成了,但是绘制完成的28块壁画一直存放在古玩市场工作室里,这里条件简陋他担心会不利于壁画的保存,希望能为壁画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让更多人看到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