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 共享发展“大礼包”

07.01.2016  16:04

      这是一张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从2011年到2014年,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从2011年至2015年8月底,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0万人,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全省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从2011年的197元和95元,提高到2015年的251元和123元……   

      “十二五”期间,我省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政策向民生倾斜、投入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倾斜,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更多人的“幸福感”由期盼变为现实。   

      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省将突出抓好保就业稳定、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基本养老、保民生底线、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五保一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兜住低保底线,实施精准帮扶,使群众有更多现实获得感。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实   

      “2013年,老伴儿被确诊为小肠动脉血栓和小肠坏死,治疗期间新农合先后报销了19万元,现在大病保险又给报销了14万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医疗费用负担!”近日,霸州市霸州镇挂甲庄村村民崔玉峰拿到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金后很是激动。   

      “目前,我省已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5809.44万人,参保率100%。”据省卫计委副主任徐春芳介绍,我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筹资标准每人每年20-35元不等,资金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需要老百姓另外缴费。2015年1至11月,全省累计赔付人数16.05万人,赔付17.22万人次,赔付金额7.58亿元。按照要求,到2017年,我省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深入推进仅仅是我省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这本“大相册”中的一个亮点。2015年3月,省人社厅、财政厅还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再次提高10%,实现11年“连增”,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200多元。近日,经省政府批准,今年1月起,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届时全省960万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将获益。   

      民之所急,国之所忧。近年来我省用在民生领域的“真金白银”持续增加,2011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2732亿元,占总支出的77.2%。2015年1-9月份,全省民生支出达到3114.6亿元,超过“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年数额,占前三季度全部支出的比重达到80.2%,高于2011年3个百分点。   

      创新创业交出完美答卷   

      新年伊始,石家庄市光华创业孵化基地打造的220平方米“光华大学生众创空间”启动在即,这是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开办的第一家市级定点孵化基地众创空间。该众创空间以“互联网+”为主,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项目对接、资源共享空间。   

  激发“双创”活力,首要在“”。近年来重磅政策相继出炉,创新实举频频发力,我省相续出台一系列“黄金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施意见,从事业单位录用、自主创业扶持等方面提出17项具体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扣减税收限额的具体规定,失业人员和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3年内每户每年扣减9600元,比国家规定标准高出20%;出台《关于使用失业保险金援企稳岗的意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暂时性困难,稳定就业岗位……   

  此外,我省还建立19个创业孵化示范园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自2009年底开始,组织评选了全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共有9所高校入选,给予每所示范学校1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从2011年开始,每年评选出8-10所高校成为省级创业帮扶工程定点培训机构,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据统计,从2011年至2015年8月底,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0万人,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精准扶贫圆贫困群众富裕梦   

  近日,赞皇县西龙门村在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通过认真识别审核,为268户贫困户建立了贫困档案。“不同地区的贫困户致贫原因不同,只有科学研判找准致贫原因,才能选对脱贫路子,啃下扶贫开发这块‘硬骨头’。”赞皇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据悉,目前该县共确定了97个贫困村,识别出4.45万贫困人口,且已全部完成信息采集和微机录入工作,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近年来,我省各地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把精准扶贫作为基本要求,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探索完善了特色农业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等扶贫新模式,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开辟了新路径。“十二五”以来,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0万人。全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621元,提高到2014年的6839元,增长近50%。2015年前三季度,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05元,同比增长9.3%,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我省脱贫攻坚将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分步推进实施。2016-2018年,通过集中力量攻坚,全省90%的贫困县摘帽,90%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9-2020年,通过集中扫尾、巩固提升、长效机制建设,解决剩余特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面对“十三五”新征程,燕赵人民坚信,我省的民生答卷必将更全面、更温暖! (张建平 李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