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守护 一座英雄城市的民生情怀——唐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纪实

08.08.2017  17:44

唐山素有“冀东宝地”、“京东粮仓”之称,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和“中国北方瓷都”,更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英雄的城市”。近年来,唐山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潜心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唐山地方特色的食品安全工作路径,切实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和获得感。

高度重视,科学统筹,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夯实基础

2015年以来,唐山市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融入到建设国际化沿海强市的战略中。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要求将创建工作任务,按照“四个干”机制分解落实;市长丁绣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四有两责”的意见》,对8个方面、104项创建任务进行定期督导调度。食品安全工作实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第一次纳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第一次把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连续纳入市委、市政府实事工程。

健全组织,加大投入,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一方面,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监管体系:市级层面,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抓,分管市长具体抓,将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县级层面,14个县(市、区)全部设立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安办),下设138个执法派出机构,保障了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乡街层面,213个乡街全部设置食安办,聘用750名专兼职人员,充实了基层执法力量;村级层面,聘用6832名村级协管员,打通了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加大了食品安全经费和购置装备资金投入。食品安全经费由4269万元增加到5076万元,平均增长18.9%,执法装备总值达到7718万元、增长155.2%,特别是市本级食品安全经费分别增长了37.5%和146.8%。

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引向深入

一是抓住原点。把“地沟油”源头治理作为工作原点,出台《唐山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投资1.8亿元启动建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性利用项目,实现餐厨废弃物“收运处”一体化闭合式处理模式。目前,每日收处餐厨废弃物270吨,集中处置率98%,受益人群339万人。二是破解难点。针对“三小业态”的治理难题,开展“退路进厅”和“明厨亮灶”行动,投入资金5.2亿元,建成标准化菜市场59家,划定集中经营区域318处,鼓励引导全市20615家食品摊贩“进厅入市”,8768家餐饮单位推行“明厨亮灶”,实现了人民群众“肚子”和城市管理“面子”的有机统一。三是培育亮点。积极打造全程可追溯、全链条检验的信息化监管模式,可及时对全市近3万家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质量信息追溯;在全市14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立“食品安全驿站”,可随时实现现场快速检验。四是突出重点。将食品安全纳入社会治理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大盘子”,形成了执法部门联动机制,重点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2015年以来,全市有1305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投保,保费达到 292.2万元,保额27.95亿元;累计抽验71641批次,查处各类食品行政案件7104件,抓获涉案人员166名,涉案金额5287.9万元。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凝聚合力

一是引导企业自律。出台了《关于加快唐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广大企业形成了自我约束的主动性;组织开展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系列活动,累计培训从业人员1.5万人,使“讲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成为行业共识;大力开展动态分类晋级示范创建活动,评选市级诚信示范单位460家,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示范群体。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出台《唐山市食品药品有奖举报办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热情;每季度在市级主流媒体公布企业违法行为,有效地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2015年以来受理投诉举报3257件,处置回复率100%,形成监管执法与群众监督的良性互动。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在电视新闻媒体上,精心打造了“聚焦食药安全”“阳光对话”“食药安全与百姓生活”等栏目;在网络媒体上,组织了“微信答题”、食品安全工作志愿者招募等系列活动;在社会媒体上,采取高速广告牌、车体广告以及科普宣传活动的形式广泛宣传,真正使创建活动走进千家万户,为创建工作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