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转型要“远视”也要“近视”

07.06.2014  06:34

      近几年,我国大量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都在着力转型发展。这既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的主动选择,也是经济发展形势所迫。有的民营企业转型较为成功,在业务板块、治理结构、股权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也有大量企业依旧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从杉杉集团的情况看,由于我们主动转型的时间较早,转型方向始终坚定,取得了较好成绩,也总结出一些经验。

      回顾这些年的转型之路,我深刻感受到,只有不断创新、坚持转型,企业生命之树才能常青。具体而言,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企业要学会“远视”。在产业选择上,企业必须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具备全球化视野。比如,杉杉集团作为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服装企业,后来选择投资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是因为看准了未来经济发展对这个行业的需要。同时,新材料行业也是我国相对薄弱的基础性行业,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反过来,如果企业转型方向错误,转型就会如逆水行舟。

      这种“远视”还可以理解为对产业培育的耐心、对既定方向的持之以恒。这些年,杉杉集团对于发展锂电池项目,可谓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这一点,应该引起正在转型民营企业的高度关注。须知,转型不能三心二意,不能看到什么赚钱就往里投钱。总想着赚“快钱”,有时会要了企业的命!

      二是民营企业转型还要学会“近视”。所谓“近视”,是指企业投入要很“现实”,要学会算账,不能过于冒险激进。民营企业的实力普遍不够雄厚,因此在转型初期一定要学会“借力打力”,比如借助国家大力推行的“产学研”政策等。杉杉集团的锂电池项目就起源于国家“863”项目,后期多项研发也都是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技术、人才、资本等投入。想要致力于向高科技转型的企业,可以多从这方面入手。 郑永刚(作者系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