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街头海采:母亲传下的好家风

10.05.2015  11:23

河北广播网5月9日消息(记者孙青欣)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对于每一个妈妈来说,都是家中的精神支柱,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家里的每个成员。今天,河北台记者孙青欣采访了三位女儿,来听她们讲述妈妈和家风的故事。

我们老人在这周围都羡慕她,觉得老人可幸福呢,总有不是孙子推着就是闺女推着,哎呀,老太太一出来都觉得特幸福……

下午两点,在省会青园街上,贾女士推着老母亲正在遛弯、晒太阳。贾女士今年55岁,老母亲80岁,俩人一路走,一路聊,瞧着很开心。贾女士说,她家有一大特点就是孩子都特别孝顺。

贾女士:“我妈妈带着我们四个孩子,农村,特别不容易,小时候只要我上学,五点半准起来给我做饭,是吧妈?尤其是我妈对我奶奶特别好,小时候穷,几岁的时候记得能吃上棒子面,有个馒头啊、面啊先给我奶奶吃,有点好吃的就我奶奶先吃。我们就学了那个怎么着也得孝顺老人,妈妈再苦再累也是要孩子照顾到了,老人照顾到了。

老母亲用行动感染了一家人,她家的家风就是孝顺!退休后的贾女士每天上下午都带着老人出来坐会儿、聊会儿。现在,贾女士的孩子们拿到了接力棒,将孝顺的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57岁的省会市民王秀兰是我们的第二个采访对象,1984年她母亲去世,这么多年,在她心中,婆婆就是娘!

王秀兰:家里都没有老人了,就这一个婆婆,叫妈,按我说的就叫娘,我婆婆快90了,前天我去了,我说我给你买件衣服吧,她说我不要,我说我给你买鸡蛋吧,母亲节,我这个买不买不要紧,给妈买。家里爸爸妈妈都是跟孩子说跟婆婆关系好一点,都是这样,(我)早上起来不睡懒觉,休息也不睡懒觉。

记者:在婆婆家住的时候?

王秀兰:嗯!不睡懒觉。婆婆岁数大了,所以咱更得(伺候好),过年的时候,俺婆婆说:‘哎呀,你呀,你太累了’……哎呀!

王秀兰是儿媳,也是婆婆。她的家风就是“婆婆也是妈”!现在她两个儿媳跟她相处非常融洽,胜似母女。

76岁的聂喜珍是我们到目前为止,采访到的年龄最大的女儿,她老母亲92岁,说起妈妈对自己和家庭的影响,聂喜珍说,老母亲一生都节俭持家。现在她做到了,她的孩子们也做到了。

聂喜珍:“冬天(妈妈)给我们做棉衣上,补那个棉衣上的里、面得两天两黑夜在补缝补。你看,那时候你知道老人那么仔细,相对来说我们都懂这点,虽然说不跟咱讲,咱也看到心里,不节约不行,都是受老人影响,家里过的顺顺当当的,一年到头细水长流留到头,对吧。

就像聂喜珍最后说的,妈妈虽不说,但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风或许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被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