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分子悉尼咖啡馆劫持人质

16.12.2014  17:29

 

武装分子悉尼咖啡馆劫持人质

■被劫持人质不到30人,已有11人逃出,警方强行解救其他人质

■可能属“独狼”式恐怖袭击,尚不能确定人质中是否有中国公民

 

当地时间15日上午9时30分,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市中心一家咖啡馆发生劫持人质事件,警方即刻封锁现场,目前僵持已持续了5个多小时。

截至当地时间16日凌晨,警方确认已有11名人质逃离咖啡馆。

劫持者现年49岁为伊朗难民

警方与劫持者交火

事发咖啡馆位于悉尼市中心的马丁广场,那里是重要的商务和金融中心,邻近火车站,人流量很大。记者看到,咖啡馆周围已被警察封锁,警戒线外聚集了许多围观民众和媒体记者。当地电视媒体7号台的办公楼就在马丁广场附近,能较为清晰地拍摄现场场景。从播出的画面看,一男一女两名人质举着双手站在窗前。他们上方有一面劫持者所携带的带白色阿拉伯文的黑底旗帜。据最新报道,悉尼劫持案现场警方已经与劫持者交火,有人质被救出。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一名妇女首先在这家“林特巧克力”咖啡馆门前看到一名男子拿着一个蓝色运动包,里面藏有一支枪,于当地时间9时44分(北京时间6时44分)报警。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劫持者名叫莫尼斯,现年49岁,1996年作为难民从伊朗来到澳大利亚,现居住在悉尼西南区。此人曾写信给战死在阿富汗的澳大利亚军人的家属,谴责这些军人是杀人犯,他也因此“出名”,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和联邦警察对他的情况十分了解。

当地媒体“第七频道”编辑部办公地点邻近咖啡馆,最初对劫持事件进行现场直播,但被当局要求中止直播。办公地点实施疏散,中央商务区上方空域被关闭。

警方称,咖啡馆内被劫持的人质不到30人,目前已派出谈判专家与劫持者接触。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驻悉尼总领馆官方网站15日均发布声明称,目前尚不能确定被劫持人员中是否有中国公民,同时提醒在澳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部分人质脱险

劫持者声称放了4枚炸弹

澳大利亚警方证实已启动重大安全行动,封锁了咖啡厅周边部分街道。包括特警在内的数十名警察已部署到位。警方呼吁围观群众避开事发区域。

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15日上午紧急召开内阁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商议劫持事件。

事件发生大约6小时后,3名男性人质突然从咖啡馆的消防出口出现,逃向警方。不久,两名女性人质先后从咖啡馆逃出。她们身穿围裙,应该是咖啡馆服务员。当地圣文森茨医院发言人戴维·法克托尔说,脱险人质中,仅有一名男性人质被送往医院接受观察,目前“状况稳定”。

新南威尔士州警察部门高官凯瑟琳·伯恩说,警方没有获得任何有关人质遭到伤害的信息。

澳当地媒体“第十频道”晚些时候通过微博客网站“推特”发布消息,称已经与两名人质取得联系。他们证实,劫持者在店内提出两项要求,分别是要当局送一面“伊斯兰国”旗帜到咖啡馆,以及与澳总理阿博特对话。

他们(人质)还说,劫持者声称放了4枚炸弹……两枚在咖啡馆,两枚在悉尼中央商务区。”消息说。

劫持者动机和人质数还无法确认

悉尼歌剧院现可疑包裹

早些时候,当地电台主持人雷伊·哈德利声称曾接到一名男性人质的电话。当地时间下午1时(北京时间10时)左右,这名人质在劫持者要求下用手机给哈德利打电话,转达劫持者希望让人质通过电台直播讲话的要求,但遭到哈德利拒绝。哈德利说,这名人质从声音判断“异常冷静”。

事件发生后,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州长迈克·贝尔德在媒体发布会上说:“悉尼正在经受考验。”他说,悉尼歌剧院一带人流已被疏散,处于严密安保中,海港大桥也已被封锁。据悉,悉尼歌剧院当晚的3场演出也已取消。

新州警局局长安德鲁·西皮奥内说,劫持者的动机和人质数目尚无法确认,但至少有一名劫持者在咖啡馆内。他表示,当局已派出数百名警力,将竭尽全力以和平方式确保悉尼恢复正常。

就在咖啡馆劫持事件发生的同时,悉尼歌剧院因出现一个可疑包裹而暂时关闭,但很快重新开放。从咖啡馆前往悉尼歌剧院仅需步行5分钟,暂不清楚这两起事件是否存在关联。

新闻

纵深

劫持者发动这一事件

有“政治动机”?

疑问一:劫持者有几个人?

警方根据现有线索确认劫持者为1人,排除先前认为有同伙参与作案的可能。

此外,有分析认为这起事件可能属于“独狼”式恐怖袭击。所谓“独狼”式袭击是指由袭击者独自策划并实施,针对平民群体的暴力行为,背后没有组织的策划与协调,被称为“一个人的军队”。

独狼”式袭击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使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独自发起随机袭击,因而防范难度较大。

疑问二:为何选此地?

关于劫持者选择的作案地点,不少媒体注意到这家咖啡馆所处位置的几大特点。

首先,悉尼是美国反恐盟友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也是该国金融中心。

其次,这家咖啡馆位于悉尼中央商务区金融办公和购物商场的交界处,邻近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大楼。由于临近圣诞节,通常会有不少人到这里购物。

第三,与咖啡馆一街之隔的地方,是当地媒体“第七频道”编辑部办公楼。

值得注意的是,劫持者强闯咖啡馆并控制人质,却在其后数小时内没有与警方谈判人员接触。随着时间推移,全球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国际都市,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国际知名媒体在此设有办公室。犯罪分子选择在悉尼闹市区作案,就是希望制造恐慌并引起广泛关注,使其暴力行动效果最大化。咖啡馆附近的马丁广场离多家国际媒体办公室不远,距离新华社悉尼分社仅1200米。

疑问三:有何动机?

媒体报道中,人质在窗前被迫举着一面黑色旗帜的照片异常醒目。因这一旗帜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所用旗帜相似,不少媒体猜测,这一事件可能与极端组织有关。

悉尼先驱晨报》援引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反恐专家格雷格·巴顿的话报道,劫持事件中的黑色旗帜事实上并非“伊斯兰国”旗帜,而其他极端组织也可能会使用类似旗帜。

澳总理阿博特15日发表声明称,有迹象显示劫持者发动这一事件有“政治动机”。

澳大利亚一直是美国的盟友。“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兴风作浪后,澳大利亚今年9月积极部署部队,参与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这引起“伊斯兰国”不满,澳大利亚国内的反恐级别随即提升至高级,意味着“恐怖袭击可能发生”。

据分析,至少有数十名澳大利亚人加入“伊斯兰国”武装,其中部分人已经返回澳大利亚。这一群体训练有素,掌握实施恐怖袭击的技术,并且善于利用社交网站等新媒体手段蛊惑人心,拉拢不明就里者参与恐怖活动,使澳大利亚成为恐怖威胁的重点地区。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编辑: 林福盛